丰县昔日受助学子方倩茹 今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回报社会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12月28日上午8点,徐医附院新病房大楼21层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26岁的睢宁县第二实验小学女教师方倩茹躺在病床上,她的鲜血正缓缓地流过血细胞分离机。5个多小时后,从方倩茹体内抽出的9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被转运到重庆,为那里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方倩茹是徐州市第52例、江苏省467例、全国第536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记者又了解到,她还是2009年本报爱心助学的受助学子之一,今日的善举是为了回报当时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见到记者来,方老师说:“我的名字还曾经登在你们《徐州日报》上呢,那是2009年的事了。”

  2009年,丰县姑娘方倩茹接到了江苏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时刻,她和同学一起走进了丰县人民医院对面的献血屋,为自己献上了一份特殊的“成年礼”。

  “我记得当时工作人员说,献血时多留一管血就能加入中华骨髓库,这样以后就有机会救助白血病患者。当时想着能够帮助别人延续生命,是件有意义的事,就加入了这个组织。”躺在病床上的方老师说,今年9月,她接到了骨髓初配成功的消息,没有任何犹豫,就开始体检,为捐髓做好准备,“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这是一份承诺,而更让我坚定信念的竟是某种必须去做的心安理得。”

  这样的一份心安理得,在这个年仅26岁的姑娘身上似乎显得不是那么“协调”。方倩茹继续娓娓道来。

  “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名字,依然能看到2009年《徐州日报》爱心助学活动对我的报道。”方倩茹说,当时在接受完助学金后,所有受助学子在活动板上面签字留言。“我当时没有签自己的名字,而是郑重地写下了‘回报社会’几个字。”毕业以后,她又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了一名教师。

  “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帮你,而别人需要你帮助了也自当义不容辞。我想,这就是所谓爱的传递吧。捐髓救人就是用行动回报社会,挽救他人生命,我义不容辞,所以心安理得。”她笑着说。

  妻子捐髓回报社会,丈夫的态度怎样?

  “我理解倩茹的想法,并为她感到自豪。不过因为她这次捐献,我们要孩子的计划就得推迟一阵子了。”方倩茹的病床旁,她的爱人周旋一边和记者说着话,一边满含爱意和心疼地看着妻子。“9月份倩茹就接到了配型成功的消息,她很高兴,立刻和我沟通了想法。”小周告诉记者,在10月份,他和倩茹如约完婚。“既然妻子要这么做,我全力支持。我俩这么年轻,捐献后身体状态调整好了就可以准备要孩子,但患者的生命却是一分钟也不能等。”

  下午1点,在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方倩茹身体感觉良好,稍事休息后便和丈夫一起离开医院返回睢宁家中。

  ■相关链接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多个“第一”

  采访中,徐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飓向记者介绍,自2002年我市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人数已达1.2万余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52例,其中4例为美国、欧洲、韩国、新加坡患者的涉外捐献。捐献例数位居全省第二名,捐献服务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其中,一些成功捐献的志愿者还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之首。2003年7月,耿森成为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2012年2月,我市实现非血源关系造血干细胞本地采集;2012年6月,谭晓洁成为中华骨髓库骨髓血捐献第一人,也是江苏省移植医院首次采集涉外骨髓血;2012年10月,闫伍光、杜柏达两人在我市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2013年12月,葛义强成为江苏省首位向欧洲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很简单

  “造血干细胞捐献其实并不可怕,它和无偿献血的过程基本一致。”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部部长张君贤向记者介绍,因为“骨髓移植”的说法,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了解还停留在通过骨穿捐献骨髓上。据他介绍,现在如果配型成功,并体检合格,那么捐献过程是这样的:捐献者需要在捐献前的4至5天注射动员剂,将身体中原先“储存”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血液中。捐献时,捐献者一侧手臂抽出的血液经过分离,取出造血干细胞后,将其余血液回输到另一侧手臂,整个捐献过程约需4个小时,捐献者在当天或者休息一天后就可以出院。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