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黄继江:我只是个‘手工业者’,在尽医生本职做事


  一位“医德之星”的内心独白——记徐矿总院心胸外科主任黄继江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专家访谈早就知道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胸外科主任黄继江很忙,采访他很不容易。难得一个没有安排手术的空档,我们来到黄继江的办公室,但采访总是被不断响起的电话、手机铃声所打断,他办公室的房门也总是一再被推开。因此,面对我们,不善言谈的黄继江总是尽可能多说话,这次采访,也更像是他的一次自白。

  “我只是个‘手工业者’”

  对患者而言,外科是“刀光剑影的江湖”,总离不开手术刀和鲜血,对医生而言,则是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的战场。黄继江的手白皙而修长,一看就是长期从事精细手工的人,对于“手工业者”这个称呼,他欣然接受,“我只是个手工业者,只不过我缝缝补补的是人们身上的脏器,所以我这个手工业者必须将作品做到完美,因为那是一条条无法重来的生命。”

  黄继江说,当外科医生一定要有好体力,一台手术持续几个钟头是家常便饭,有的手术甚至会持续十几个小时,“外科医生胃不好是通病,饥一顿饱一顿的时候太多了!”有一次,一个复合型的伤者被送到医院,肝脏粉碎性破裂,出血点太多,黄继江一点点地进行缝合,手术从下午3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伤者总算转危为安,“当人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多感觉都是被忽略的。很多时候下了手术台,那种心悸的感觉半天都消除不了”。

  黄继江说,无论医患关系在外界被炒得多严重,他当医生的职业情感都不会轻易动摇。在他看来,医患纠纷的最大问题在于沟通不到位、病人感受不到真心。当医生的必须给予最大耐心和关心,才能赢得病患的理解和尊重。

  “我对手术总是充满期待”

  这么多年来,黄继江面对每个患者,他会将所有状况都分析清楚,保守治疗会有什么效果、手术会有什么效果、手术中会有什么样的风险……事无巨细、一一道来,也因此深受患者信任和尊敬。

  一位40多岁的肺癌女性患者,在北京的会诊结果是:肿瘤侵犯了一根重要血管,无法手术。心灰意冷之时,在朋友介绍下找到了黄继江。一系列检查后,黄继江告诉她,肿瘤较大,也确实侵犯血管,但手术指征仍然存在,还有一线机会。听到黄继江的分析,女患者坚定地表示:“我要试一试,就算死在手术台上,我也认了。”因为有了术前充分的准备和分析,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瘤体被完整切除。重获新生的女患者握着他的手,泣不成声。

  曾有一位患者左侧肺主干中长出肿瘤,由于主肺动脉与肿瘤贴合太紧,手术危险系数极高。但因为没有病理,参与会诊的几个科室的意见无法统一,而此时患者正处于出血状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这紧急关头,黄继江深思熟虑后,提出了手术方案:先建立体外循环,待血管成型后,将瘤子整个切掉。经过近十个小时的手术,瘤子被成功剥离。手术室里一片欢腾,可黄继江却因为长时间弯腰,半天都无法直身。让人更加欣喜的是病理切片的结果,瘤子呈低度恶性,患者有救了!事后,黄继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我和病人一样,总是对手术充满期待,或许这个肿瘤不是恶性的,我们为什么不努力一次,尝试一次呢?”

  “我只是在尽医生本职”

  拿着片子、检查报告来找黄继江的患者家属,虽然面孔不同,但脸上的担忧却是相同的。送走一拨拨病人家属后,黄继江轻叹一声道:“送到这里的病人,大多都属于危重型,身为一个医生,我能帮到他们的,就是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几种治疗方案,详细分析每种治疗的效果,说明一切的可能性。”随后又说,“这是我的本职。”

  胸部手术需要医生长时间弯腰、低头,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腰椎疾病缠身,这一点,黄继江也不例外,但他很少有时间做治疗,同事们都说他工作起来“不要命”。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急重病人,可黄继江因阑尾炎刚实施手术三天,他却不顾同事劝阻,绑着腰围就上了手术台。说起这件事,他只是淡淡地说:“这个手术的风险性太高,谁做我都不放心,与其在手术室外担心,还不如我自己上。”

  正因为如此,黄继江被评为徐州市医德之星。在荣誉面前,他坚持说自己只是在尽医生本职,因为“医乃仁术”。“为医者,首先就该有仁爱之心、高尚之德。”黄继江说。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