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心理频道:网络成瘾症,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门诊有一个案例可以大家分享,来访者为一初二男孩,起因因学习和家庭问题后,出现手机使用及网络游戏时间渐延长,不愿学习,课上不听讲,后发展为不愿去学校,夜间在家打游戏或看网络游戏视频,白天睡觉,家人劝阻不听,并伴有情绪激动,爱发脾气,有时会说“再管我,我就去死”的威胁语言,家人放任,难以管理。患者既往体健,个人性格较任性,偏内向性格,家庭关系良好,学业压力自初中后增加。查体及相关血液、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患者本次病程1年余,主要以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而放弃学业、社交和家庭,无法自拔,伴有情绪波动、易发脾气,根据ICD-11诊断标准,诊断为“游戏障碍”即“青少年网络成瘾”。
根据ICD-11,游戏障碍的描述为:游戏作为生活中的优先考虑,即使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仍然继续玩游戏,后果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等其他领域严重损害。玩游戏的行为模式可以是连续的、偶发的、经常性的。游戏行为和其他特征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但如果满足上述所有表现,并且症状严重的则可以缩短所需要的观察时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国家卫健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比例接近10%。目前,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治疗规范仍在制定之中。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障碍”列入精神疾病范畴。对此,陆林指出,世卫组织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此举使网络成瘾问题受到社会更多关注,甚至在治疗时能得到保险支持。他表示,网络成瘾不应被简单定义为一种疾病,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往往伴随着其他问题,涉及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正确关注和教育、学校支持,以及同伴帮助,都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往往与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有关,临床治疗过度依赖网络的青少年焦虑、抑郁、多动症时,会按照相关治疗规范进行。一般而言,这些心理疾病得到改善后,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问题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控制网络过度使用的优选方法主要为心理治疗及小剂量药物疗法:
1.认知疗法。明确网瘾的不良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
2.系统脱敏疗法。心理治疗师指导家庭成员与网瘾患者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3.替代疗法。网瘾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可以一起寻找其他的爱好替代网络,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户外运动。
4.药物疗法。对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不稳等患者,可以酌情使用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等治疗,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儿少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行之有效的专业技术,可以帮助众多网瘾青少年摆脱困扰,重塑美好生活。
专家简介:
周勤,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儿少中心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儿童心理学组委员,江苏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自闭症研究会副会长,徐州市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徐州市康复协会儿童康复分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心理治疗与评估专委会委员,国家级孤独症康复教师,徐州医科大学教师,心理治疗师,法国精神运动康复师,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自闭症疗育师,地板时光治疗师,生物反馈治疗师,自闭症评估师。
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研修于南京脑科医院卫生部进修班等,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诊疗工作10余年。
对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孤独症、抽动症、多动症、情绪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学习困难、叛逆、网络成瘾、夫妻关系问题、亲子教育困难等儿童青少年疾病的诊疗及心理问题的康复有较深的造诣,参与多项省市课题,发表论文数篇,其中项目《大学生儿童期受虐待者精神病理学的形成机制及小组人际心理治疗》荣获淮海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联系电话:1586226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