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天使风采:在中国援外医疗队中,有一批特殊的援外队员:他们以七尺灶台为战斗据点,把锅碗瓢盆当做武器装备。他们默默工作着,只为援外医疗队员提供后勤营养保障。在第14期援马耳他医疗队中也有这样一位厨师队员,他就是段继明。
跑了一上午,就想多找一种食材
跨越万里洲际,在异国他乡生活工作,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比如思乡。如果说牵挂家人的离愁别绪,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暂得缓解,可多年养成的饮食习惯却难以很快适应。在遥远的马耳他,援外医疗队厨师段继明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抚好大家思乡的胃。
每天清晨,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段继明就披衣起床,和面做包子,煮稀饭,调咸菜,煮鸡蛋,只为让援外队员能赶在上班前吃上可口的早餐。做完早饭,稍作休息,就要到处跑市场去买菜,回来再准备午饭。午饭过后,稍打个盹,再忙点其他的,就得继续准备晚饭了,保证每天都有一荤一素一汤。狭小的厨房,围着灶台转,这就是援外厨师们一天工作的常态。
段继明今年50岁,来自徐州市中医院总务处,作为一名高级技师,他的烹饪水平毋庸置疑。加入到援马耳他医疗队这个大家庭,就是想尽自己之力,满足中国队员们对食物的渴望。毕竟,一顿可口安适的家乡饭菜,可以缓解生活中的疲惫,慰藉对家乡的思念。
然而,马耳他的食材实在少的可怜。超市里只有土豆、洋葱、黄瓜、南瓜等三四样蔬菜等,很少见到绿叶菜。为了买到其他种类的蔬菜,段继明就要跑更多的地。有一次,跑了一个上午,最后在一家超市看到了芹菜,段继明赶紧把架上的10斤菜全部收入囊中。回去后,大家一共吃了三顿芹菜,也算变相增加了些维生素。
留心生活点滴,只为改善队员伙食
如果把援外医师比作前方战线战士,那么伙食保障无疑是最重要的后勤供给。我们知道,厨房的工作繁琐而辛苦,很容易就会产生厌烦气馁情绪,可段继明却始终待人和蔼、耐心低调,从来都没发过一句牢骚。
在马耳他,由于夏季气温高热,水分少,所以蔬菜品种很少,口感也不好,调料品也比较少,中国人的肠胃吃不惯。面对这一困境,想做出令所有队员满意的饭菜绝非易事,段继明花了很多心思。
早餐,一般是豆浆、包子、油条、水饺;中午和晚上都保证一荤一素一汤。限于当地为数不多的蔬菜品种,段继明是干煸、清炒、烧汤等换着花样做。另外,每周会提前把七日菜单提前推出,再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调整。
要说对食材的上心,段继明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一次,看到马路边有野菜,很像国内的茼蒿,他弄了点回来,自己先尝尝,发觉口味跟国内的一样。为了确认食用性,他又上网进行查询,结果发现茼蒿的发源地就是地中海。于是,他摘了很多回了,给大家添了个新样家乡菜。
全力以赴,做好援外后勤供给
改善队员伙食,段继明一直在路上。
帮厨队员洗好的菜,他都要再三检查是否洗干净;菜市场上买的处理好的肉制品,经过帮厨队员仔细处理才能在他那里“考核通过”;每逢重要节日,队员必然可以享受到传统美食——饺子;队员生病时,他会做一份特别的营养餐,让其恢复身体。饭桌上他经常问:今天的菜是淡了吗?辣了吗?并且他会根据队员反馈及时调整菜肴风格,尽量满足每一个人。
医疗队会在重大节日时还会邀请大使馆或者外方来家中做客,理所当然地要用中国传统美食来招待客人。每当此时,段继明的工作量比平时翻上几倍。然而,他从不嫌累,每次都有条不紊。
去年冬至,马耳他华人中文学习班的成员来援外基地对中医项目进行参观,成员约50人左右,以儿童为主。段继明准备包水饺招待大家。为了尽量显得品种丰富,他精心调治了茴香馅、萝卜肉馅、韭菜鸡蛋馅,一共用了20多斤面粉,包了1000多个饺子。“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6名队员一起包饺子,我还给孩子们专门准备了炸薯条、炸虾片、鸡翅、葱油饼、花卷、千层饼等食物。”
人是铁,饭是钢,吃饱喝足才不会想家。段继明知道,只有尽心尽力把伙食解决好,才能让远离祖国的援外队员们不会思乡,安心工作,使医疗队的氛围更加浓切。为了这一切,他仍旧不断努力着。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