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力开展药品市场整顿。结合我市药品监管实际,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确定了药品流通领域14家批发企业、14家连锁企业为重点监管对象,开展拉网式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摸清家底,全面清查。
二是继续加强对药品仓储直销中心的日常监管,把住药品质量源头关。注重加强对直销中心的日常监管,严格按GSP的要求进行跟踪检查,做到每年有计划,每月有重点,每次有专项,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2次,发现问题责令迅速整改。目前,徐州地区的药品仓储直销中心之间配送已经形成了比质量、讲价格、赶速度、评服务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净化了药品市场,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三是创新监管,积极实施药品远程监管系统。在把好准入关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和运用现代监管手段加强远程监管,至2007年年底全市药品流通领域的批发、连锁企业将全部调试到位,并接受药监部门的实时、准确、快捷、高效的监督检查。
四是全面实施零售药店GSP跟踪检查,巩固和扩大GSP认证成果。在大规模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检查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对GSP认证合格后满24个月的1234家零售药店适时开展跟踪检查,对巩固认证成果,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质量管理有回潮现象、不按照GSP要求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企业,由稽查配合,按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五是加强终止妊娠药品的专项检查。继续加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终止妊娠药品专项检查活动,对各批发企业的购进、销售、保管工作进行严格检查,要求各药品批发企业加强对内部销售人员、开票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在开票电脑上对人工终止妊娠药品进行设限,严禁将此类药品销售给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六是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法规及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今年,我们组织全市药品经营企业认真学习了新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条例》,还针对GSP的要求和具体实际,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质量管理人员、验收、养护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班,共有60余人参加,实际效果较好。培训工作不仅使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的质管人员提高法规和业务知识技能,也为我们行政执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