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为心源性猝死主要原因 应学会掌握自救、互救方法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院/中医频道:从传奇明星李小龙神秘猝死到如今圈内演员频繁死于猝死的事件,猝死的广发性与危害性已经不言而喻。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年约54.4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居全球之首。不幸的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甚至是青少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冠心病为心脏骤停首要原因 胸闷、心慌或是“征兆”

  徐州中医院急诊科周文博教授介绍,从大量临床病例中发现,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故又称“心源性猝死”。其中冠心病较为常见,其次为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室颤动、心室停搏等,这些心脏疾病都会导致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造成全身供血严重不足。另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人,也易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心脏骤停发病快、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呼吸呈喘状甚至停止;瞳孔散大,因时间较短,患者一般得不到及时的抢救,也不知道如何自救、互救,最后引发死亡。

  人们一提到猝死,总以为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却不知心脏性猝死虽然非常突然,但并非无迹可寻。80%的心脏性猝死者在事发前会有征兆。

  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病人可能会有以下症状

  症状一:胸痛。从肚脐以上部位的不明原因疼痛,首先要排除的就是心脏问题。

  症状二:胸闷、心慌、上不来气。

  症状三:感觉极度疲乏。

  症状四:头晕目眩。

  这些症状往往发现在病发前的几天甚至几个月前;另外,在病发前一个小时,会忽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头晕。

  可见,猝死并非毫无症状,关键在于能否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并进行有效的自救、互救。

  自救才是“王道” 掌握正确心脏复苏法

  倘若身边人突然发生心脏骤停,打120求助往往来不及,这时我们可以对患者实施心脏复苏术和人工呼吸。

  首先应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判断标准有两个指标,一,患者意识突然丧失,对呼唤拍打等各种刺激均无反应,无呼吸或仅仅是濒死样喘息(气)。二,叫唤病人:“喂!你怎么啦?” ,并轻拍肩膀,倘若还无反应,就应判断为心脏骤停。

  其次在对患者实施救助时,需选择心肺复苏正确体位。把伤者仰卧在坚硬的平整地板上,并跪在患者一侧将其转为仰卧位,转换体位时,应保持患者的头、颈、脊柱整体移动。如患者口中有呕吐物、活动义齿等异物,应立即清除。

  最后应掌握正确胸外心脏按压。双手互压手指上翘仅以掌根接触胸骨按压在两乳头连线中间肋骨缘上两横指,肩肘腕成一直线,身体微向前倾,每分钟至少100次,可默念口诀: 一下,二下,三下,…….….十一,十二,….,三十....在按压时应用力压,幅度至少5cm,如果是双人按压,应每2min换人一次,以免劳累,尽量不间断,倘若是一个救助时,应该立刻拨打“120”电话。

  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气时间1秒钟以上,并要见到胸部起伏。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单人CPR按压/通气比均为30:2。

  医学上对各脏器对缺氧的耐受力做出了总结:

  大脑:4~6min

  小脑:10~15min

  延髓:20~25min

  心肌:30min

  肾小:30min

  肝细:1~2h

  可见时间就是生命,对抗“死神”,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掌握正确自救、互救方法,在生命的长流里做更有意义的事。

  专家简介:周文博 徐州市中医院ICU室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 医学硕士1993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2000—2003年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班。师从全国第三批名中医王如侠教授。多次参加全国心血管疾病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和学习,对心血管疾病和血栓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很有心得和建树。

   技术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肺心病、血脂异常、脑卒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主持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有十余篇论文发表于国家及省级核心刊物。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