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曲美慧 报道)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病理基础是“虚”、“瘀”、“痰”等,提出了“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脑心同治”两大理论,认为只有从多靶点预防和治疗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中医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早已提出“治未病”“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等三大核心观点。
受凉感染、饮食不当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良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因此,秋季护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严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增减衣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天气变凉很容易引发人们原有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秋末冬初时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等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刚刚过去的夏季。
为何秋季心血管病发病率提高?随着秋季气温不断降低,人们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同时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同时,秋天温差较大,忽冷忽热的天气使人容易感冒并继发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秋风落叶,凄风凄雨,也使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很容易患上抑郁症。另外,天气变凉后,人们食欲增加,如不加控制也容易引起体重超标,危及心脏健康。
感染是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患有心衰的患者其抗病能力都非常低,因此在秋季一定要特别注意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
◆控制血压。
时凉时热、变化无常的天气易导致血压升高。血压的达标(<140/90mmHg,有的还要求更低,如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等,要<130/80mmHg)至关重要。药物选择要选长效的、小剂量联合用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并注意监测血压,戒烟限酒。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适当控制情绪,避免过度兴奋和疲劳,因为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此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食盐的摄入,普通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限制在6克以内,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还要减少,每日小于3g。
■那么秋季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赵光从中医养生角度为我们进行了介绍。
◆适量运动。
特别推荐步行为主的运动,每天坚持步行3公里以上,且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此类运动适合大部分人群,根据自身状况制定锻炼方案,且可以避免一些运动创伤,持续的合适的锻炼可以达到降压、降糖、降脂的效果。
已知心脏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出现症状时及早服药。出现间歇性胸痛、胸闷、心慌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就医。
◆保证充足睡眠。
秋冬季节应早睡晚起,天气越冷越应这样。中医理论强调的是“天人相应”,指的就是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统一,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的这些。冬日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寒冷刺激诱发心血管疾病。每天应睡够7个小时,且睡眠质量要高,如此身体抵抗力才能强。
◆合理饮食。
进入秋季,防治心脑血管病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补充水分,清晨起床后,可将白开水250毫升加食盐0.5克左右溶化后饮用,睡前饮适量白开水,以降低血黏度,保证血液流通;同时,多吃一些润肠生津的食物,如核桃、西红杮、梨、香蕉、大枣、莲子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以防便秘诱发心脑血管病。
赵光推荐,有条件的话秋季可每天吃1个玉米,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秋天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每天吃一个玉米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很有帮助,但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细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饮食应坚持以清淡为主,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饮水量,因为饮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还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及时发现发病先兆并正确处理。胸痛对中老年人可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尤其如此,如发生胸痛,应该加以重视并及时就诊。医生提醒,心肌梗塞突然发作时,应让患者有药吃药,有条件应吸氧,并及时叫救护车到正规医院就诊,使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降到最低。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心血管临床诊疗十余年,曾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进修一年,多次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培训及学术交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结合诊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等心脏疾病。主攻心脏介入诊断和治疗,完成心脏介入手术近1000例,特别是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更有丰富经验。曾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上午 咨询电话: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