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张运生谈拔罐疗法

  全程导医网 中医频道: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俗称“拔罐子”或“吸筒”,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使用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吸脓血,所以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晋代葛洪(公元281~361年)著的《肘后备急方》中。

  徐州中医院推拿科张运生介绍:拔火罐疗法是以杯罐为工具,借热力排除罐或杯、筒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 通过局部的负压和温热作用,而引起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的郁血,促使该处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退热、祛风、散寒、除湿、拔毒等作用,广泛地运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病症的治疗。 如:肩周炎、胃脘痛、颈椎病、头痛、咳嗽、气喘、痛经、盆腔炎、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脑血栓、感冒、神经性头痛、小儿遗尿、小儿厌食、蚊虫叮咬、肥胖等病症。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体,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人体表里、上下及调节脏腑组织活动的作用。拔火罐疗法通过罐体边缘的按压及负压的吸吮,刮熨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经络、穴位,循经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达到通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祛病健身的目的。

  常言道想要身体安,火罐经常沾,拔火罐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器具经济、疗效迅速、使用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所以可以自学进行居家保健。

  拔火罐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选材,如竹筒,陶瓷杯、玻璃瓶、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0~15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张主任告诉我们拔罐有一些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根据所需拔罐部位,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以防漏气或选取弧形罐。

  2、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火罐疗法时,火罐与火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

  3、拔上罐以后,须询问病人感觉怎么样,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的感觉都属于正常反应。如病人感觉过紧灼痛。难受可能是吸拔力过大或此处不适宜拔罐,或改用小火罐。

  4、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禁忌证:

  1、皮肤过敏,全身枯瘦或皮肤失去弹力者。

  2、全身剧烈抽搐或烦躁不安者。

  3、浮肿病,或水肿者。

  4、重度失血、出血性疾患及出血倾向者。

  5、妇女月经期。

  6、妊娠妇女的下腹及腰骶部。

  罐斑及其意义:我们把拔火罐后皮肤上出现的罐斑“红印”称为“罐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部位、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转归。

  1、正常人拔罐时,一般没罐象或不明显,并且罐印很快会消失。

  2、紫黑而暗,或发紫有斑块,说明有瘀血或寒症。如瘀血性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感受风寒也是这样的罐象。

  3、散布性紫点,深浅不一,为气滞血瘀。

  4、淡紫一般为虚象,鲜红为热证,提示体内脏腑有积热。

  5、罐象如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在某穴位处,提示此穴相关脏腑病变。

  咨询电话:839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