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展了20多年,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60%的择期手术患者,都会要求自体输血。然而,在我国这项技术还难以在医院大范围推广。请关注——
来自浙江台州的范女士最近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心脏换瓣手术。和普通的心脏手术不同,原本需要至少输入别人的1000毫升血,但这一次,范女士手术中用到的血液,全部来自她自己。利用自体输血技术开展心脏手术,她自己的血液从手术切口流出,经过离心、过滤和清洗等环节后,回输入她的体内。仅输血费用一项,范女士就省下将近4000元。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
自从1998年实施《献血法》以来,我国开始提倡并指导有需要的择期手术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对这个概念还很陌生。记者随机询问了10位市民,都不了解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就是在患者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回收的血液,一般适合择期手术的病人。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孟旭向记者介绍说:“自体输血有几种情况,一种是预存式自体输血。选择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病人,于手术前四五日内,分期采血贮存,每次抽取200—400毫升,然后在手术时输还病人。第二种是稀释式自体输血,在麻醉后手术前自体采血,用一些血浆增量剂或代血浆用品去交换失血,因而病人的血容量保持不变,维持血压,而血液处于稀释状态。所采取的血,可在手术中或手术后补给。适量的血液稀释不会影响组织供氧和血凝机制,而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第三种是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心脏外科、腹部创伤、宫外孕等手术中用得多,回收血不如预存血,先要稀释,再加入抗凝剂,兑入大量盐水,通过血球清洗器进行离心,靠离心力将红细胞沉积起来,这种血只回收红细胞,再输回给病人,比自体血差很多成分。”
孟旭认为,自体输血的难度并不大,一般的医院都能达到。他所在的安贞医院的心外科手术里,只要手术病人的年龄在要求范围内,比如70岁以下,手术之前心脏功能的状况、血色素、体质体重都符合要求,一般医生都会建议病人进行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好处多多
事实上,近年来屡有因输血导致的疾病传播案例见诸报端,不少人对于异体输血心存顾忌。孟旭发现,很多病人在手术前都会要求输自己的血,或者自己家人的血,一方面认为能保证血液安全,另一方面也确实能节省不少费用。
“自体血回输不仅可以帮助稀有血型者渡过难关,而且对于普通血型的人来说,也是最安全的办法。”浙江省血液中心孟忠华说,器官移植有风险,这些常识大家都知道,其实,输血也和器官移植一样,也存在身体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只是这种可能性,因为异体输血行为的普遍性,已经被大家忽略了。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在今年5月初就曾公开呼吁,公众要树立正确的用血观念,能不输血的时候就不要输血。“目前人类对于血液的认知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赵明钢说,不光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它的检测都是有窗口期的。他表示,即使我们用最好的试剂、最科学的方法、最灵敏的仪器、最优秀的人员去检验,还是有一段危险期检查不出来。输血只有在不得不用的时候,我们才选择使用。完全杜绝经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危险,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之一。
而自体输血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差错事故;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自体输血还可以大大节省血源,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孟旭则告诉记者预存式自体输血在心脏手术中的另一大好处,他说:“血站提供的血源都是按成分分开的,只有红血球、血小板等等,而我们在做心脏手术之前所采的血是全成分的,用病人自己的400毫升全成分的血输回到体内,相当于800毫升只含红血球的血在发挥作用,有利于病人恢复。而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抽取的血,也经过了稀释,不如自己全成分的血。”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