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 眼科专家张德勇提醒家长重视儿童眼病早期筛查

  全程导医网 徐州名医访谈:今天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是“呵护眼睛,从小做起”。

  现如今,不管是大街上还是校园里,小眼镜们随处可见,儿童近视问题早已成为广大家长的心头病,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儿童近视?孩子们还容易被哪些眼睛疾病所困扰?家长们又该如何作出相应的防范举措?

  针对这些问题,徐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张德勇为家长们解疑答惑。

  “只用不歇”模式诱发青少年近视

  “如今,青少年眼部屈光不正问题日益突出,视力不良者越来越多。”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张德勇有着数十年的眼科从医经历,通过大量的日常接诊,发现青少年近视呈现出高发低龄的特点。

  首先是患病率高,小学生近视率在25%左右,中学生近视率在55%左右,高中和大学更高些,分别达到70%和80%左右。

  其次是孩子发生近视的年龄。过去,孩子近视多出现在10岁以后,但现在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六七岁的孩子渐渐成为高发群体之一,甚至有些幼儿园的孩子也出现了近视现象。

  所谓近视,其实就是眼睛的调焦功能失灵。“眼球就像个自动照相机,可根据视物远近自动调节‘聚焦’,使看到的东西正好呈现在视网膜上。但如果长时间近距离地看东西,节模式被固定了,负责调节的睫状肌被拉得失去弹性,再想调远就调不动了。”张德勇如是说。

  他介绍,近视的发生与遗传、人种、环境等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后天用眼问题所致—一远距离用眼时间太长、眼睛负担过重是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孩子普遍课业负担重,大量的时间用于看书、做作业和上辅导班,眼睛得不到休息。同时,随着电子产品广泛融入生活,孩子们从小就与之密切接触,手机、平板不离身。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里高楼林立,视野范围一缩再缩,不利于眼睛远眺放松。孩子们的活动区域也多集中在室内,无法通过户外活动来缓解视神经疲劳。如此“只用不歇”的模式当然会诱发近视。

  14岁以下筛查近视需散瞳验光

  张德勇指出,近视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假性近视不需要配戴眼镜,只要合理用眼,点用睫状肌麻痹剂,视力还可以恢复。若是真性近视,目前比较可靠的治疗就是配戴眼镜。“青少年在发育期间,由于不良用眼习惯,开始先为假性近视,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真性近视,如果能及早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合理使用眼睛,减少学习负担,近视就可以预防。”

  那么,如何鉴别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张德勇说,必须要进行散瞳验光。散瞳的主要目的是为麻痹睫状肌,从而麻痹调节作用,验光才能准确,有利于弱视的治疗及疗效观察。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来说,进行验光时需要点滴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三周后还要复查。“有些家长觉得散瞳很麻烦,嫌时间长,常常不愿散瞳验光,我想强调的是,14岁以下的儿童,其调节作用是很强,如果不利用强的散瞳剂散瞳,验光度数的误差就会很大,不利于儿童配镜。14岁以上的孩子,才能采用快速验光。”

  为了预防近视,张德勇建议,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好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因为户外光谱是最利于孩子眼睛发育;教给孩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眼睛与书的距离要保持30厘米;读书写字半个小时后耍休息片刻,看一会儿远处的目标;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张德勇说,最好禁止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低体重早产儿要小心视网膜病变

  除了近视,还有哪些儿童眼病比较常见?张德勇表示,就临床来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儿泪囊炎以及弱视都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仅在早产儿身上发生的特殊眼病。“这是一种可致盲性的眼病,病情非常严重且病变加重的速度非常快,如果发现不及时,患病的早产儿可在短时间内失明。” 张德勇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发生在比较小的早产儿身上,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该病的发生率就越离、严重程度越重。医学界一致认为,胎龄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小子1500克的早产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比较高。

  一般来说,大多数有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患者会在出生后的第4周到第6周发病,第6周到第8周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便可在第10周到第12周出现失明。然而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视网膜病变的,所以要依赖于专门的筛查。

  “按照卫生部的规定,我们将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所有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列为筛查对象。如果早产儿被检查出视网膜病变,医生会判断其是否达到了治疗标准。假若达到了阈值期或者阈值前期,将进行手术。”张德勇说,市儿童医院应用先进的广域数字化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在徐州地区率先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每年筛-5000余名新生儿,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得到及时确诊和治疗。

  张德勇介绍说,目前常规手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激光手术,另一种是注药手术。如果手术治疗的时机恰当,早产儿即可避免失明,同时也获得与正常婴儿近似的视力发育基础。

  孩子经常泪汪汪或是泪囊出问题

  刚满月的多多(化名)最近被送到市儿童医院检查。多多妈妈说,孩子出生后总是眼泪汪汪的,有时候还会出现黄白色黏稠分泌物,甚至把眼皮粘住。她以为是上火导致的眼屎多,就给宝宝的眼睛滴母乳,然而并不管用。在医院经冲洗检查后,多多患有新生儿泪囊炎。

  泪囊炎?这是个什么病?刚出生的孩子咋就泪囊出问题了?多多妈妈急切地询问。据张德勇介绍,正常的泪液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后分布于眼球表面,起到湿润和保护眼睛的功能。一部分泪液被蒸发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则汇集于大眼角,再经过一个管状结构(医学上叫涸道)进入鼻咽部。其中任何一个部位阻塞都会影响涸液的引流。

  “新生儿泪囊炎多数是由于刚出生的一定时间内泪囊管的下端还没有发育完善,被一层残膜封闭,或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引起泪道不通,使泪液不能进入鼻腔而导致泪溢。由于泪液和泪囊内分泌物无法排出,细菌便会在泪道中贮积和繁殖,形成泪囊炎。”

  张德勇说,如果孩子得了新生儿泪囊炎,首先应采取保守治疗。一般是在局部用抗生素眼液点患眼,并做内眼角皮肤(泪囊部)按摩,促进泪液往鼻泪道方向流动。治疗一段时间,一部分薄膜就会破裂,涸道也就通畅了。如果经过以上治疗仍未缓解,应去医院眼科进一步治疗,采用加压泪道冲洗,将薄膜冲破。如以上两种方法治疗均无效,则需要进行泪道疏通手术,使泪道通畅。儿童医院眼科对此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至于治疗时机,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因为新生儿泪囊炎如长时间得不到治疗,泪囊便会扩张使泪囊壁失去弹力,曰后即使泪道通畅,溢泪症状依然会存在,并可能因泪道炎症持续而形成永久性瘢痕泪道闭塞。另外,泪囊脓液不断排入结膜囊,可导致结膜炎、角膜炎,严重时可引起角膜溃疡,甚至发展为眼内炎症,对眼球造成潜在威胁。

  3-4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

  弱视也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它的本质是双眼视觉发育紊乱,不仅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甚至是立体视盲。张德勇说,根据各地区的统计报告,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大约为3% -5%。

  “我们认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患有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视觉细胞和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而不会衰退。弱视则不同,由于患眼的视觉细胞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远视力低于0.8,如果不及时防治,患眼的视力便会永久低下,成为单眼视觉。长此以往,健眼的视力也会逐渐衰退。”张德勇表示,患有弱视眼,患者的立体视觉模糊,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方位、位置和远近,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弱视儿童,若得不到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学习。

  张德勇指出,3-4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通过配镜矫正等手段能帮助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若超过12岁再治疗,基本上不会有明显效果。“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但现在大家对弱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结果令不少弱视儿童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张德勇强调,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们一定要掌握防治弱视的相关知识。

  为了早期发现弱视,张德勇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幼儿有无限位异常、眼球震颤、看东西时姿势偏斜等,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找眼科医生。定期为婴幼儿检查视力,一般要做到6个月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弱视,及时治疗。对于有弱视、斜视以及屈光不正家族史的婴幼儿,要更加注意早期检查,发现斜视或注视异常者,要及时检查治疗。

  张德勇表示,通过家长的细心观察,眼科医生的仔细检查,绝大多数的弱视儿童是可以早期发现的,必要时可以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这也是早期发现弱视的重要手段之一。3岁以上的儿童用视力表检查视力,对于发现双眼视力差异≥2行、双眼视力≤0.8者应及时就医。

  徐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张德勇

  本期专家:张德勇 徐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

  专家简介:主任医师,眼科主任,高级验光师,徐州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库成员,徐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及病残儿童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从事小儿眼科30余年,对小儿眼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特别擅长于幼儿早期视力筛查、弱视的系统治疗及斜视的手术矫正。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小儿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门诊时间:周一、周五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