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骨科领域第一刀”——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马超


 

  人才济济的骨脊柱科

  马超(右一)手术中

  下午4:30的诊室,患者依旧络绎不绝

  全程导医网 徐州名医访谈:三国时期有个马超,武艺过人,勇猛盖世。

  今天要介绍的这个马超,同样技术过人,大胆创新,在苏北骨科诊疗领域一马当先。

  有人叫他“苏北第一刀”。其实何止在苏北,以他逾万台的手术量来说,在江苏省骨科领域恐怕都鲜有人能出其右。马超对待医学的态度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凡事“超”人一步,敢创新、敢挑战、敢跨越,他第一个在苏北开展了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第一个在省内开展了干细胞生物治疗技术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也是“放射性碘125粒子内照射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技术在国际医学界的第一个成功实施者。

  这么多的第一,他是如何做到的?走近马超,品读这位视医学如生命的医者灵魂,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一万多台手术量,他是怎么完成的?

  单从马超的日程表上来看,他的工作强度有些“惊人”——每个周除了周一全天坐诊,周二到周六都是他的手术日,平均每天6台手术,而周日他通常是在各种医学会议中度过的。

  这样的工作状态他已维持了超过10年,粗略一算,他的手术量已经超过一万台。这个数字,省内能与他媲美的人恐怕不多。

  作为骨脊柱关节诊疗中心主任,马超对多种脊柱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主攻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擅长上颈椎不稳手术治疗、脊柱侧弯的矫正、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疾患、脊柱的外伤骨、脊柱韧带骨化症、椎管内肿瘤等各类疑难重症。

  由于技术好、口碑好,每天慕名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连续手术对医生的体力和精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一台耗时3个多小时的大手术做下来,医生常常会体力透支。但眼见各地患者不远千里来寻求帮助,有些安徽等地的贫困患者甚至自带煎饼、干粮,马超便不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于是他的手术日程就这样密密麻麻地排了下去。

  6月29日,周一,马超坐诊。暴雨下了一整天,但门诊患者仍然多达上百位,和往常一样,原本5点的下班时间被一直推迟到了将近6点。送走最后一位就诊者,马超开始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准备,这是他每晚的“必修课”。

  “见到你我就放心了。”看见马超走过来,70岁的黄翠侠露出了笑容。因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家住安徽灵璧县的黄老腿部出现问题,无法行走,原本她坚决不肯做手术,觉得风险太大,死活不肯在手术协议上签字,后来听说马超主任亲自给她做手术,这才同意签字。

  “别紧张,照常吃饭睡觉,明天手术很快就好。如果不手术,你以后都不能走路了。”马超询问了黄老今天的基本情况,这样安慰她。

  “嗯,我信你。我得多长时间能走路?”黄老急切地问。

  “一个周左右就行。要听医生护士的话,好好康复。”

  几个病房转了一圈,马超与第二天要手术的6个病人全都交谈了几句,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才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有一个患者要做的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术。从去年开始,市中心医院骨科在苏北最早开展此类手术,针对单纯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患者身上切开一个仅8毫米的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相比过去的药物、牵引、开刀手术等方式,这种“钥匙孔手术”创伤小、费用低,立竿见影。

  今年1月,一位73岁的蒋先生接受了马超主任实施的“椎间孔镜下微创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神经根松解术”,这位有着30多年高血压病史、11年冠心病史及4年糖尿病史、近一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病号”终于能坐直身子了。

  “马主任的技术在全省领先,所以他的病人基本都是慕名而来的,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大概60%以上的病人都是四处求医未果最后找到马主任求助的。马主任对每个病人也都尽心尽力,手术再多,他都一定力求完美,精益求精。”骨科医生刘光旺博士告诉记者。

  国外医生都不敢做的手术,他怎么就敢挑战?

  都说“艺高人胆大”,马超在技术上的不断超越正源自他的自信和积淀。

  骨结核病难治,很多医生容易误诊,即使诊断出来后,也没有系统的治疗方案。马超接诊的病人多,经过研究整理,他在苏北最早提出了骨结核病的规范化治疗流程——首先进行抗结核治疗,对病灶进行引流处理,然后重建脊柱稳定性。

  去年初,骨科接诊了一位从新沂转院来的患者老陈。当时老陈已持续低烧数天,但当地医院的医生没有经验,只给拍了普通的X片,认为他身体没问题,开了几副消炎药,可服药后老陈病情没有任何好转。马超询问后发现,老陈最近莫名消瘦,而且每天下午3点开始出汗,低烧不止,根据他的经验,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骨结核病引起的。老陈抽血进行了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结核指标检查后,果然确诊为脊柱结核。马超立即启动规范化治疗方案,用两周时间控制好他的结核感染,然后为其成功手术,挽救了老陈的身体功能。现在,老陈已经能够正常行走,但他在电话中表示自己很“后怕”:“如果不是马主任及时确诊我的病情,只怕就错过了治疗时机了。”

  股骨头坏死,过去的疗法通常是关节置换,可一个关节用了5年、10年就得换,每换一次关节对患者来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有多少人经得起这样反复的折腾?2014年,马超带领团队在我国率先引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快速富集术的优化及其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也就是细胞生物治疗。一年多来,这项江苏省科技厅“临床医学诊疗新技术”已为数十位患者治好了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植骨融合、脊柱骨折合并截瘫、骨肿瘤病灶清除后植骨重建、难愈性创面、关节顽固性疼痛等疾病。

  今年初,38岁的丰县患者因股骨头坏死就医,马超为他实施了干细胞治疗。他把这项技术形象的比喻为“种草”——医生首先要挖掉坏死的骨头,然后在挖出的“坑”里填上新的骨头,这一步相当于“填土”;由于填充的骨头不是自体骨头,成活率仅40%,因此还要在“坑”里注入干细胞,这就相当于“播种”;从患者骨髓血中提取的干细胞能够分泌出营养成分,相当于“肥料”,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移植骨头的成活率可达到70%-80%左右。

  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技术的马超,还把视野放到了更广的国际医学界。2013年,28岁的小赵就诊时发现颈部有一个巨大肿块,但由于处于高位颈椎的身体中枢地区,手术风险过高,北京、上海、南京的几家医院都不敢为他实施手术。见到马超时,小赵已经快绝望了。考虑到小赵还有漫长的人生路要走,一旦放弃治疗将最终瘫痪,马超决定为他放手一搏。他要做的手术叫做“颈椎后路减压肿瘤摘除内固定术”,这是一种国际上几乎没有人尝试过的高难度手术。

  那场手术做得很艰难。一个横截面积约7cm×5cm的巨大肿瘤与脊膜紧紧粘连,马超首先仔细分离了粘连部位,以丝线缝合悬吊肿瘤后将肿瘤完整摘除;随后,他采用钛网融合器重建脊柱。三个多小时后,手术最终成功了。小赵如今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并已经找到了一份开推土机的工作。

  挑战,意味着机遇,也承担着风险。在技术创新与突破的道路上,马超和他的团队仍在马不停蹄地奔跑着。

  从医近30年,他如何始终走在学科前沿?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

  1987年从徐州医学院毕业后,马超进入市中心医院骨科工作,此后的28年间,他从未停止过在专业领域的艰苦求索。如果说1993年在天津医院、1996年在苏州医院、2003年在上海长海医院的3次进修使他开阔了视野,由一个本科毕业生成为产生了区域性影响的年轻的骨科专家;那么,其后的2005年在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学习、在读研究生,2006年赴瑞士进修学习、2009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研修以及2010年在韩国延世大学脊柱中心的研修,则为他进一步提升专业学术水平、掌握国际最新骨科发展动态从而走在国内国际骨科医学前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市中心医院骨科在苏北率先实施了三级学科的分组,分为关节、脊柱、创伤、肿瘤及手足显微5个亚专业学组,马超担任脊柱外科主任,次年担任骨科大主任。如今,忙碌的马超身兼数职——国际华人脊柱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创伤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物盐委员、徐州市骨科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副理事长。但即使到今天,马超依然坚持着高频度的学习与交流,几乎每个周日都在国内外的各种学术论坛或专业会议中度过,以便及时掌握骨科最新进展及国际先进技术。

  执著与勤奋,科学与严谨,使马超在骨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硕果压枝。他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临床与科研同行,先后在省级和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受到专家和同道的关注与好评,其中《RF—II结合单枚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在全国各地推广。仅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便率领脊柱外科通过了8项课题的立项,其中两项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课题,四项市级课题。

  在马超的带领下,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已发展为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同时是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培养点以及徐州市骨科专业委员会主委所在单位,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骨病诊疗中心。在科室65名专业医师中,现有博士后1名、博士9名、硕士36名,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12名,人才队伍建设领航苏北地区。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