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周彬谈“夜遗尿”

 【采访背景】 7月中旬,全程导医网论坛的“网上门诊”上,有网友留言:“我小侄子今年八岁了,白天能控制排尿,但是一到晚上却常常尿床,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治疗?”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徐州市中心医院的儿科主任周彬

    周主任说,“尿床”的医学名称是“夜遗尿”,指的是超过5岁的小孩,在熟睡时出现无意识的遗尿。他们每周尿床至少2次,多数患者几乎每晚都尿床。本地前往求医的患者大多介于7至12岁,男性比女性多一倍。 据调查,7岁儿童中有约10%是夜遗尿患者,10岁的约5%,而18岁以上的成人约1%。
    夜遗尿患者有很多是因为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简称ADH)。肾产生的尿液水份很多,抗利尿激素让尿液中多余的水份流回血液里,使尿液更加浓缩。正常人身体的抗利尿激素在他们睡着时会比平时多,因此尿液会比清醒时来得更加浓缩,尿量就变得比较少,膀胱不会这么快就装满尿液。
 当然,一个人仅是抗利尿激素失调,如果能在睡梦中察觉膀胱已满,及时起床上厕所,也不会尿床。
  
   治疗可加快痊愈速度

    周主任说,这只是很概括地解释夜遗尿发生的原因,但事实上,夜遗尿是多个因素结合造成的。患者是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痊愈的,只是痊愈速度因人而异,治疗也可加快痊愈速度。疗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闹铃叫醒疗法。用电线和闹铃连接在一起的尿液感应器放在患者内裤处,当患者尿液滴落时,闹铃就会响。患者被叫醒数夜后,身体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即使尿液充满膀胱时患者也能暂时控制,以至不会尿床。
  这个方法的成功率约80%,但是,膀胱的训练是需要一段时间才会见效的。家人必需有耐性,因为如果闹铃响时患者仍不醒,家人还必须叫醒他。
  周主任说,有些家长在小孩睡着时抱他上厕所小便,那只能预防床不被弄脏,对膀胱训练是没有帮助的。家长必需确保小孩是真的睡醒,自动上厕所,那才能真正训练膀胱。
  第二种就是药物治疗。如果采取抗利尿激素(DDAVP)口服或鼻喷剂的治疗,其初期治愈率达75%以上,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如果使用得当的话,一般建议持续使用3个月,然后再慢慢将药量减低,而后渐渐停药。

 儿童尿床,家长多归因于孩子自身

   有许多数家长都将儿童尿床的原因归咎于孩子叛逆、迟成熟、懒惰、晚上喝太多水等因素。近100%的家长会在孩子睡前禁止他喝水,或在半夜强强迫孩子起身如厕,超过20%的家长还会因此惩罚孩子,但少过半数的家长让孩子接受医疗协助。
 至于那些带孩子去接受治疗的家长,90%表示是为了让孩子可以参与露营和旅游,87%是因为厌倦每天得洗一大堆的脏衣物和床褥,47%是因为臭味等原因无法安睡,有27%是因为担心孩子有其他的病。
    周主任说,带尿床儿童来看病的家长往往会流露出对孩子不耐烦的样子,或是为小孩尿床的行为感到羞耻。夜遗尿是无意识的,小孩是在完全无助和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尿床的。患者父母应该给予更大的鼓励,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阶段。”
 他指出,喝很多水,并不是造成夜遗尿的因素,但夜遗尿患者如果睡前喝很多水,情况会更糟。遗尿不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相反,夜遗尿却会影响患者的自信和心理成长,特别是学龄儿童,他们会不敢参加露营,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小孩,长远来说,还可能变得自卑心强。有些患者还向她透露,他们因为怕被伴侣发现这段“丑陋的过去”而对结婚产生恐惧心理。
 有不少家长也担心孩子是否患上肾衰弱或尿道发炎。她透露,患上肾衰弱或尿道发炎的小孩不只是夜遗尿,在白天清醒时也不能控制尿,因此如果小孩白天清醒时能控制尿,就是单纯的夜遗尿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