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资料表明,近20年来,尤其是大城市,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例近100万,仅直肠癌全世界每年约有40万新发病例,占所有大肠癌的30%—40%。
徐州中医院胃肠外科王守军主任介绍,自直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直肠癌。它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40-60岁之间。直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的特点。
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和症状
直肠癌的病因虽不明确,但其相关高危因素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的摄入,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再则,很多白领对一两天不排便并不在意,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大便结在肠子里,就变得愈益干结艰涩,日久损伤肠壁,导致毒素积聚、细胞病变,引发直肠癌。
过度肥胖、糖尿病、吸烟等均是高危因素。另外,遗传因素在直肠癌的病因中也有重要地位。
直肠癌患者的主要表现:
1、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排便不尽感,大便进行性变细,晚期有里急后重。
2、便血为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开始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为浓血便。
3、慢性肠梗阻时,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和阵发性绞痛。
4、晚期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黄疸、腹水等。
5、腹胀,晚期肝大、腹水,导致患者腹胀。
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及诊断
王守军主任说,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1、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大肠癌病史者。
2、有其他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者。
3、大便隐血阳性者。
4、以下五种表现有两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病史及精神创伤史者。
对这些高危人群或怀疑为直肠癌时,应去医院行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以及纤维结肠镜检,B超、CT对了解腹部肿块、发现肝转移、肿大淋巴结有一定帮助,以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
对于直肠癌,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直肠癌患者总的五年生存率可达50%-60%,早期癌可达80%-90%。
王守军主任说,这里特别提出的是直肠癌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里急后重、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大便变形、脓血粘液血便等。我国直肠癌病人75%以上是低位直肠癌,只要有上述症状者通过医生做肛门直肠指诊即可明确诊断。但是由于有些患者尤其是女患者不合作、医生怕麻烦等原因致使部分患者漏诊或误诊为痔疮、痢疾、肠炎等,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直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前后的放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
王守军主任说,根据直肠肿瘤位置的高低,临床上分为高、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是否能保留肛门的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低位甚至是超低位保肛也有可能,但仍然有不少患者由于病期晚,肿瘤恶性程度高,距肛门位置近等原因,无法保留肛门,即行人工肛门造口术。
人工肛门造口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一种有效术式,全国每年实施人工肛门手术和其他造口手术10万次,约有造口人100万。尽管造口能有效保存患者生命,但往往又会带来生理上的不便、心理上的困扰。从某种意义上说,造口的后期护理比手术更重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直肠癌肛门造口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原发疾病的治疗,而且还要满足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中心医院成立的肠造口者联谊会是以团体的形式将医护人员提供的咨询服务、家属成员的爱和支持、朋友的关心和社交活动联系在一起,是提高肠造口者自信心的一种好方法,对促进其心理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专家简介:王守军,主任医师,教授,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任徐州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腹腔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学组副主任委员。从事普外科工作25年,在北京中科院肿瘤医院进修腹部专业一年,重点从事胃肠专业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主要擅长胃肠外科疾病的治疗。获徐州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三等奖一项,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一项,曾发表省级以上刊物论文15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专家咨询电话:0516-85707122; 8395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