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一般来说,冻疮常见于冬季,气候转暖后则自愈;而家住沛县的李老汉却在骄阳似火的夏季出现了“冻疮”复发,左下肢疼得不得安生。这是咋回事呢?
据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主任田志龙介绍,李老汉的“冻疮”其实是下肢缺血坏死的表现。他提醒老年人,若出现下肢无力,间歇性跛行、脚趾发黑等症状,要小心患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大夏天“冻疮”发作,老汉疼得受不了
在外人看来,70岁的李老汉身体着实不差,腰杆笔直,走路生风,精神头十足。可李老汉却哀叹,自己被一处“冻疮”折磨得可不轻。
去年刚入冬,他发现自己左脚踝上有黑黑的一块,家里人都认为是长了“冻疮”。因为最初也不算疼痛,李老汉就吃了点药,没事还泡泡脚,想着等到天气转暖了就没事了。然而,没想到这处“冻疮”生命力特别顽强,一直没消退,弄得李老汉一头雾水。
这个月初,“冻疮”复发得厉害,李老汉感到自己的左下肢非常不对劲,上至膝关节、下至脚趾,全都发凉、麻木,且疼痛明显。“这都进入大夏天了,冻疮咋还会发作?就算冻疮发作,怎么连整条小腿都出问题?”疼痛难忍的他给儿子打了个电话,说要去医院检查,家人赶紧带着老人来到徐州市中心医院,并入住了血甲疝微创外科。
入院后,该科田志龙主任带领医疗组成员为李老汉进行了仔细检查,他们发现,李老汉左脚踝上黑黑的一块并非是冻疮,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谓的“冻疮”其实是因为缺血导致的坏死。
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占15﹪-2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啥?严重吗?
据田志龙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该病的主要症状是下肢无力,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感觉麻痹,严重者甚至出现下肢疼痛和肢体坏死。
由于社会环境变迁,人们饮食结构变化和人口迅速老龄化等因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占4%-10%,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占15﹪-20﹪,是威胁人类健康、导致老年人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拿李老汉来说,他左腿的动脉被堵住了,血液无法正常循环,才导致其脚踝发黑。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他的左下肢都会因缺血坏死而不得不面临截肢的局面。
据介绍,目前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方法主要以介入、血管搭桥、血管内膜剥脱术等为主,考虑到李老汉的实际情况,田志龙及团队为其进行了取栓术+放置支架,疏通了患者的血管狭窄、闭塞处,让血流通畅起来。
出现脚趾发黑、间歇性跛行须警惕,切勿热水泡脚
田志龙介绍,按症状轻重程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分为三期。
一期时,下肢会感觉到发冷、发麻,主要是冬天比较明显;二期时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病人每走一段距离,小腿就会酸胀,稍微休息一会儿可恢复;到三期时则会出现缺血性疼痛,严重起来连普通的止痛药都无法克制。
“当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时,老年人可能会采用泡脚的方式去缓解,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会加重病情。”田志龙说,当下肢出现缺血,血液供应就会变少,一旦外界增加温度,氧消耗会更多,温度越高,氧消耗就越大。下肢缺血者的神经末梢都不敏感,尤其是对于温度的感觉,不到普通人的三分之一。如果水温很烫,常人泡脚进去,觉得烫会立刻拿出来,但是对于下肢缺血者来讲,可能感觉不到这种温度,就容易造成烫伤。一旦发生烫伤就会导致破溃,会加速下肢缺血造成坏死。
他提醒说,一旦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部难以愈合的溃疡、脚趾发黑、皮肤发凉等情况,应及时到有血管外科专科的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同时,下肢动脉闭塞、有静脉血栓者慎用热水泡脚。
预防急性下肢缺血,平时要少给血管“添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危害重重,我们该如何远离它呢?田志龙说,该病的预防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据介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动脉硬化的3大高危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吸烟,与动脉硬化闭塞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因此,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此外,为了少给血管“添堵”,日常要减少对脂肪的摄取,应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由于慢性忧郁或持续的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流减少,因此要注意释放压抑或紧张情绪。
需要提醒的是,对存在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可能存在的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对于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早期加强锻炼、严格用药,并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等,以防病情加重。对于已行手术或治疗的患者,上述预防措施仍需坚持应用,以预防手术部位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病变。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