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脑病科史江峰:针灸+中药 “整体治疗”摆脱眩晕症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提起眩晕,很多人都知道这类疾病,但是却说不清它该归哪个科。眩晕最早见于经典古籍《黄帝内经》,其称之为“眩冒”。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并见,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 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历代医家对眩晕病症进行了不断的总结,提出了“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理论。

  退休不久的孙先生近来发现新烦恼:每天总有一段时间感觉头昏脑涨,有时伴有耳鸣,这种感觉挥之不去,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对于孙先生的情况,许多老年人也感同身受。怎会发生眩晕、眩晕又该如何改善?

  徐州市中医院脑(针灸)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史江峰介绍了关于眩晕的相关知识。

  赵师傅今年55岁,最近半年以来出现眩晕症状。“无缘无故突然晕了起来,走路都感觉天花板在动,头重脚轻。”赵师傅说,他去了不少医院,也吃了不少西药,但都不见好转;后来自己也有些烦躁、焦虑起来,从身体疾病都快造成心理疾病了。史主任接诊后,通过问诊,使用针灸加中药的治疗方式,极大地减轻了赵师傅的眩晕症状,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都有这种就医误区,西医看不好再来看中医,其实在眩晕等一些疾病的治疗方面,中医治疗是非常有效果的。”史主任表示,中医强调治疗的整体性。通俗讲是,中医是看“有病的人”,而西医则是看“人的病”。

  虚实两端都可能引起眩晕

  “其实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史主任表示,病性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或痰火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眩晕多属实证。风、火、痰、瘀是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如痰湿中阻,郁久化热,形成痰火为患,甚至火盛伤阴,形成阴亏于下,痰火上蒙的复杂局面;风阳每夹有痰火,肾虚可以导致肝旺,久病入络形成瘀血,故临床常形成虚实夹杂之证候。因此,中医治疗眩晕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西医学认为,眩晕是一种主观运动幻觉或错觉,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和平衡障碍,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两大类。其中系统性眩晕是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称为真性眩晕,根据其病变部位又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可因梅尼埃病、急性中耳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和迷路动脉供血不足等引起;前庭中枢性眩晕常见于听神经瘤、小脑或脑干病变、后循环缺血、颞叶的肿瘤及癫痫、颈椎病等。非系统性眩晕是由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眼部疾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病、低血压、心力衰竭)、内分泌代谢病(低血糖、糖尿病)、贫血及血液病、感染、中毒和神经症等,又称为假性眩晕。系统性眩晕是眩晕的主要病因。

  

 

  中医辩证,对症下药

  患上眩晕后,往往会出现头晕眼花,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那么该如何治疗呢?“其实中医中药不仅有止晕、对症治疗的作用,还可以调理人体的内在平衡,预防眩晕发作。”史主任表示,眩晕较为复杂,因为许多人发生眩晕症,并非独立因素所致,病因较为复杂、症状也较多,应通过中医辩证后,对症下药。

  肝阳上亢型:患者常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而胀,每因烦劳或恼怒加重,面色潮红,少寐多梦,平素急躁易怒,口苦。治疗宜养血平肝,活血通络。

  气血亏虚型:患者常表现为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纳少腹胀等。

  肾精不足型:患者常表现为眩晕久发不愈,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耳鸣等。治疗宜滋肝养肾、益精填髓。

  痰浊中阻型:患者常表现为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恶心,食少多寐,或时吐痰涎,苔白腻。治疗宜燥湿化痰。

  瘀血阻络型:患者常表现为眩晕伴头痛,失眠健忘,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治疗宜化瘀、活血、醒脑。

  生活中如何摆脱“眩晕”困扰

  对于“眩晕”的预防,史主任在“饮食调养”、“精神调养”、“休息起居”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饮食调养。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气血旺盛,脑髓充实。对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会使眩晕加重。

  精神调养。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注意休息起居。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站立时症状会加重,卧床时症状可减轻。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再者,眩晕症病人应尽量避免头颈左右前后的转动。如有内耳病变,可因头位的改变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诱发眩晕。颈椎病患者颈部转动或仰俯时,可使椎动脉受压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使脑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声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晕,故居室宜安静,光线要暗淡。

  出现眩晕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应积极控制全身性慢性疾病,预防、治疗骨质疏松,而颈部的保暖、良好的睡姿、适当的运动对眩晕的预防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提醒的是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