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院耿德勤提醒:出现面具脸、睡眠障碍 警惕帕金森来袭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如今,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社会老龄化等原因,提高了该病发病率。

  今年的4月11日,将迎来第20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吗?患病初期有哪些明显症状?如何治疗效果最好?在帕金森病日到来之际,为了让更多患者和患者家属增强对帕金森病的了解,以及对治疗问题的正确认识,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将举行义诊活动,神经内科多位专家将会免费为患者提供咨询、诊断。

  活动现场,大家关注的诸多问题,专家会逐一耐心解答。专家提醒,如果您有手抖、面具脸、运动不协调、睡眠障碍、便秘等症状,那就快去做个检查吧。

  趋势:帕金森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提到帕金森病,徐医附院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耿德勤教授表示,这种原属于老年疾病的帕金森病正呈现低龄化趋势。“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约有200万-250万人,约占全球此类病患人数的一半,位居世界首位,并且患病率日趋增多,据相关报道,65岁以上中国人帕金森病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原属于老年疾病的帕金森病正呈现低龄化趋势。临床上遇到的5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不断增多,30多岁的年轻患者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十几岁的患者。”有关报告显示,因受环境污染、脑外伤、吸毒等因素影响,年轻人也有可能患帕金森病。此外,有家族史的人要注意,该病在家族中有遗传性。工作压力大、脑力劳动者,也是帕金森发病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诊断:帕金森病发病早期并非毫无征兆

  帕金森的致病原因是什么?发病早期有哪些征兆呢?耿主任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帕金森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由于体内多巴胺神经元受损导致的多巴胺分泌不足而出现震颤、僵硬等症状,患者多在60岁左右发病。帕金森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其中多与脑动脉硬化、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及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等遗传、环境、年龄老化因素有关。该病多缓慢起病,逐渐加重。特征性的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以及结、小步、慌张步态,自发动作减少,写字过小、坐位起立困难、发音困难、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在病程的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静止性震颤为例,耿主任分析说,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会出现单侧手指搓丸样运动,其后会发展为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早期在变换位置或运动时,症状可减轻或停止。震颤会随情绪变化而加剧。此外,他还提醒说,当出现如“面具脸”、“小写症”、“慌张步态”等异常表现时要警惕,建议及早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警惕:谨防误治成为帕金森的“刽子手”

  “神经内科每天的门诊量约400人次,老年退行性疾病占10%左右,其中最多的就是帕金森患者,帕金森确实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慢性病。”耿主任强调说,早期进行规范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该病,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还可以保留病人更多的生活能力。但是,一项调查显示,全国约有64%的帕金森病患者被误诊和误治,农村地区该病的未被诊断率更是高达80%,造成帕金森患者的正确就诊率很低。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导致近八成的帕金森病患者未能及时就医的重要原因。他在进社区开展义诊时也发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已出现明显的帕金森症状,自己却全然不知,从而未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导致病人身体机能下致残率极高,最后还会出现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甚至死亡。

  “对于任何一种疾病来说,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前不久,我们收治了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她在16年前身体出现了一些异常表现,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有确诊,在一家医院诊断为帕金森后治疗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起色。在我们这里,经过相关检查,困扰她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确诊并非帕金森病,而是甲状腺疾病惹的祸。”耿主任如是说。

  治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

  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很大,帕金森就是这样一种病症,尤其是对疾病高发的老年群体来说更是会严重降低患者们的晚年生活质量。那么,帕金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耿德勤主任表示,这是广大帕金森患者以及其家人都特别想了解的一个问题。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药物治疗:在疾病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在最初几年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方法中效果最佳,虽然多数病人长期应用仍然有效,但在长期服用以后,病人会感到药物有效时间缩短。

  2、手术治疗:一般来讲,对早期患者应首先采取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出现了“开、关”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病情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这时候就应考虑外科治疗。在PD后期,外科手术治疗成为唯一能缓解PD症状、消除药物副作用的手段。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只有两类:损毁术和脑起搏器植入(DBS)。是只能做一侧,不可逆、不能调节:DBS,优点是可逆、可调节、同时可以治疗双侧症状,绝大多数术后效果非常好,缺点就是费用高。

  3、心理治疗:针对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反对独立求适应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个体化心理治疗计划,也可以进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在病友集体中相互安慰支持帮助,有助于树立治疗信心,配合药物治疗。

  4、临床康复:用护理和药物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康复措施,如家庭作业、肢体功能锻炼等既可减轻症状,也可促进功能恢复。尤其是帕金森病早期锻炼可以延缓功能退化。

  5、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再生神经细胞治疗:神经内科在耿德勤教授的带领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老年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近年来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他们采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再生神经细胞治疗帕金森,是对以往治疗方法的一个完善与补充,用从患者本人的骨髓中采集、分离、制备的干细胞及大量内皮祖细胞移植注入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可促进干细胞的分化以及分泌一些营养因子,使患者的脑细胞功能得以恢复。神经内科采用该种技术已成功为数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这种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新技术,在苏北地区首开临床治疗的先河,治疗效果与优势是传统的治疗方式无与伦比的,无疑将给广大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专家提醒:科学治疗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徐医附院神经内科最早在本地区开设了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建立了临床随访库,并组建了由崔桂云主任医师、程言博副主任医师、祖洁和牟英峰博士后、杨新新博士等组成的临床研究专家团队,在帕金森病的发病基础、临床预防和治疗等领域开展多项研究。

  自神经内科帕金森病友会成立后,神经内科的专家医生团队定期和广大病友见面交流,解决患者生活、治疗上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全程为患者服务的理念。通过宣传活动,勉励病友们树立战胜帕金森的信心,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病情,配合医生治疗,这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

  “帕金森症长达10-20年的病程,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但却并不是一种无法控制的疾病,做好它的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而长期坚持正确的治疗则可以有效稳定病情。其实只要不放弃治疗,坚持不懈就可以看到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作为患者家属,更要有耐心和细心,多鼓励患者,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耿主任强调说。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