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正是冠心病的高发期。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副主任李旭东认为,能否扼制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关键在于预防。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专家:吸烟、血压过高、大量饮酒、肥胖都可能是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26岁小伙因心肌梗死入院
要说心肌梗死,大家想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可今年才26岁的贾汪小伙小刘竟也遭遇了这种“中老年病”。
去年年初,小刘因胸闷而多次感到不适,但都没有引起重视。一日临睡前,小刘表示胸痛难忍伴憋闷感,且大汗淋漓,四肢乏力,家人赶紧将其送往医院,被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医院为其进行了急诊心脏介入手术,置入支架1枚。术后,小刘的胸痛得以缓解。
得知小刘患的是心肌梗死,父母面面相觑,一脸茫然。“我们身体状况很好,没有冠心病家族史,我的儿子才20多岁,怎么会心肌梗死呢?”
20多岁的心肌梗死患者的确不多见,但医生在了解小刘的生活习惯后,很快找到了答案。原来,小刘从初中二年级就开始吸烟,每天一包左右。别看如今才20多岁,却已经有了10多年的吸烟史,而且烟瘾非常大。
“这是一个很极端的病例,患者非常年轻。”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副主任医师李旭东说,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但如今这种年轻化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些患者经常会在术后“无辜”地发问:“大夫,我这么年轻,平时身体还不错,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吸烟是患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李旭东说,冠心病是多因素的疾病,为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为危险因素。其中,吸烟、血压过高、大量饮酒、肥胖、胆固醇过高、糖尿病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与冠心病有关的化学物质有10余种,能激惹和加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李旭东说,一周前,他们成功抢救了一名反复剧烈胸痛、憋喘的患者。该患者52岁的时候,在外地因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了支架置入治疗,但是手术后一直戒不掉烟,在此之后又反复出现两次心肌梗死。这次因为胸痛症状再度发作而入院,程度比以前加重了,凌晨2点时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重度狭窄,近乎闭塞。医生为他又置入了2枚支架 。“虽然过几天他就可以出院了,但是戒烟这个问题如果不落实的话,还是有可能复发。”
高血压病也是导致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高血压容易导致冠心病发病的机理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有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高血压患者,由于高压血流长期冲击血管壁,必然引起动脉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张力的增高,也易导致弹力纤维断裂,并且血压越高,这种损伤就越严重,血管内膜损伤和弹力纤维断裂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和附壁血栓形成的前提,因此,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基础。
其二,高血压病时,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紊乱,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过多。儿茶酚胺增多可直接损伤动脉血管壁,还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同时,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大量饮酒可增加心、肝负担
虽然有研究显示,适量饮酒对于心脏有益,但是这仅仅针对中老年人群,且为少量饮酒的前提下。大量酒精能直接损害心肌和血管内壁,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促使肝脏合成前β脂蛋白,血中β脂蛋白(即LDL(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含胆固醇)消失减慢,甘油三酯上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影响冠脉内皮细胞的稳定性,使血液粘稠,加剧血栓形成。
“因此,我们提倡少量饮用优质白酒或干红,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李旭东如是说。
不良饮食习惯与冠心病大有关系
李旭东介绍说,40年前,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度曾上升很快,自60年代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有大幅度的下降,直至现在。究其原因,主要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即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从而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青年人群饮食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吃早餐、爱吃零食、在外就餐、奶制品摄入过少、饮料饮用过多、爱吃夜宵等。
防治冠心病: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酒
防治冠心病主要包括饮食、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戒断不良嗜好和相应的药物治疗。
(1)控制总热量,维持热能平衡,防止肥胖。
(2)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安排合理的膳食,以预防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要避免多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肥肉等)和含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如脑、肝、肾、心等动物内脏及蛋黄等)。少量多餐,避免吃得过多、过饱,不吃过油腻和过咸的食物,每日食盐摄入应控制在3~5g。
(3)适当的体力活动。
(4)戒烟。忌酗酒、饮浓茶及用一切辛辣调味品。
(5)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突发胸闷、胸痛、气短 应及时就医
李旭东说,冠心病发病多无先兆,发病急,多以急性心肌梗死就诊,甚至发生猝死。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喉部、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饱餐、情绪激动、负重、用力排便相关的喉痛、胸骨后疼痛、牙痛、剑突下(俗称“心口窝”)疼痛等。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或症状加重伴出汗、憋闷,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此时应平卧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转往医院。如胸闷痛症状改善,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认识误区影响救治成功率
李旭东说,近年来,急性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许多患者在防治上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救治的成功率。主要的误区有三方面:有的在发生心绞痛等急性冠心病症状时,自恃年轻,既往身体健康,胸闷痛症状当作一般的小毛病,认为稍作休息就能缓解,结果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有的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讳疾忌医或自认为吃“速效救心丸”等普通药物就能挺过去,而不是及时赶往医院抢救,以至延误治疗危及生命。还有的认为心脏手术危险,很多人在紧急救命时仍不愿选择创伤小、疗效好的心脏介入手术,结果错失救治良机,没能最大程度挽救濒死心肌,影响远期预后。
他表示,前段时间我市某公司老总,人到中年,有天突发心肌梗死,送往医院时情况危急,医生建议马上实施心脏介入手术。但是其家属认为心脏置入支架后不利于身体健康,迟迟不愿意签字。最后好不容易在医生护士的劝说下才同意做介入手术。但由于时间延误了2个小时,导致心肌梗死范围扩大。
李旭东表示,临床医学研究证实,急性冠心病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的救治效果最佳。目前,发达国家约9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在紧急救治时选择心脏介入等先进的手术治疗方法,使这一疾病的死亡率从30%下降到5%以内。而我国则有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仍然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从而导致种种不良后果。
他强调:“急性冠心病患者应抛弃思想顾虑,力争及早诊治,获得最佳治疗效果。11月1日成立的徐州市胸痛中心以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诊疗中心为核心,与各县区联体医院和120整合,实现了急性心梗患者救治的‘一键式’启动,急救网络完善成熟。科室的介入诊疗医生及导管室护士24小时待命,只要患者及家属能接受介入治疗,手术可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显著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及好转率。”
特邀专家
李旭东,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 心内三科副主任,1995年7月本科毕业于徐州医学院,2006年7月毕业于徐州医学院研究生院(心血管专业硕士)。2010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介入中心进修学习。从事心血管病专业18年余,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熟练掌握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数篇。获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完成徐州市科研课题1项。参编心血管专著2部。
门诊时间:周六上午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