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成老年人患抑郁症 龚广厚:子女关爱胜过良药

2017-06-12 15:27
摘要:
什么样的老人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引发精神心理障碍?当老人出现心理问题后,作为子女的应该怎么办......徐州心理咨询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东方人民医院/心理频道:什么样的老人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引发精神心理障碍?当老人出现心理问题后,作为子女的应该怎么办?作为老人自己,尤其是空巢、独居的老人,怎样使自己的心理健康起来?社会又应该如何关注老人,为老人提供更多心理方面的支持?说来说去,这么多问题其实只需要一个答案——子女。

  精神隐患

  全球一成老年人患抑郁症

  国内曾有大型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和北京市的调查均显示,6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约4.4%,重度抑郁者1%-5%;70-85岁及以上老人患病率则增加一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估算,患抑郁症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更是高达50%。抑郁严重时,甚至会有生不如死、自杀轻生的意念和行为。有研究显示,随着我国对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视,中国人的自杀率正在逐渐回落,唯独老年人群体的自杀率不降反升,近5年来每年至少有10万名5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这些死者中高达95%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老年大科主任龚广厚指出,老人同样也有精神追求,当其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对老人造成打击。一般情况下,老人出现精神心理障碍始发于生理功能下降,随后表现为疼痛、食欲不振、失眠、心慌、易疲劳、低落等身心问题,进而产生抑郁症状况。如果没有及时干预,会导致病情逐渐恶化,造成严重抑郁或痴呆等疾病。

  心魔何来

  老年抑郁原因多样

  “子女在外,老两口或一位老人独居,最容易发生空巢综合征。”龚广厚称,老人出现精神健康问题,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人到老年,其生理功能一般都会快速退化,加上环境、社会及文化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老人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老年人对应激反应下降,情感变得脆弱,尤其是长期重病缠身的老人,很容易激发抑郁情绪。另外,老年人的大脑某些神经递质会发生改变,内分泌也跟着改变,也容易引起抑郁心态。

  龚广厚认为,除了生理上的改变,老人本身的心理特征也是引发老人心理问题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心理疾病的老人多是焦虑症或抑郁症,或两者混合发作。还有就是老人的兴趣狭窄,退休后无所事事,容易感到孤单、孤独,抑郁症的一个表现就是兴趣下降。当一位老人常常感到无助、无用时,一旦身体有病,就容易产生自责的想法,自杀的念头也随之而来。

  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老年病区,今年年初收治了一位年近60岁的女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据龚广厚介绍,该女士因丈夫长年患病卧床,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之前患抑郁症并出现了自杀行为。在抢救回来后,由于没有坚持服用精神类药物,她再次出现自杀想法,随后被单位同事送到东方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龚广厚称,人到老年免不了会“整合”人生,如果个人生涯中工作、生活顺利,就会有成就感,晚年也会积极向上一些,能够安享晚年;如果老人感到整个人生很失败,挫折感强烈,他就很容易悲观,产生抑郁情绪和心理。

  精神“按摩”

  子女关爱胜过良药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障碍,龚广厚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政府、社会对老人精神心理健康要关注。现在提倡居家养老,最好能通过社区对老人进行有效管理,经常性地联系老人,看老人需要什么帮助,特别是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发现其情绪低落、有自责想死的念头,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同时,社区可经常性开展一些老年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功能。

  其次对于老人自身来说,应做好退休后的生活规划,心理上有所准备,退休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对子女在外工作很少回来看望自己的老人,要清楚情况并理解孩子,要意识到孩子已经成熟了,应该为他们高兴才对,不要为子女操心。在所居住的社区,老人可与左邻右舍多交往,多进行聊天娱乐,只要有事情可做,一些不好的想法就会减少。

  最重要的是,和谐的家庭、孝顺的子女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在老人身边的,应经常看看父母,陪着聊聊天,多关心一下老人需要什么。如果子女离家远,老两口就要相互关心,正所谓少来夫妻老来伴,有时间还可以去子女处住一段时间,增进亲情。

  龚广厚指出:“在治疗老年精神心理障碍上,如果患病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较好,他就会恢复得很快。”老人自己也要学习了解正确的健康医疗知识,饮食平衡,不要相信包治百病的保健康品,做到心态平和。如果出现头疼脑热等不舒服的状况,去医院检查又没有明确病因时,可考虑去专业的临床心理门诊就医。

  徐州心理咨询热线:0516-85707122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