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流调队的“老班长”——丰县疾控中心戴超勇

  全程导医网 徐州天使风采:按照省卫健委的有关要求,徐州市将筹建了一支由40人组成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简称:流调队)。接到这个消息,我既感兴奋,又有所顾虑,兴奋的是:作为有近30年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的老疾控人,有着想在这次“大疫”中发挥自己既往所学,助力疫区早日恢复宁静的澎湃激情;顾虑的是:我今年50岁,身体状况已不如从前,不知是否还能胜任此次任务。家里老母亲也已经九十多岁了,生怕老人家担心。经过深思,我成功说服了老母及家人,坚定了此行之决心。

  决心已下,誓不回头,立即向领导表达了自己的坚定意愿,终得批准。7月29日40名队员在徐州市疾控中心进行了战前培训,随时做好出征南京的各项准备工作。

  7月31日中午,接到市疾控中心迅速集合指令,下午2点前紧急抽调21名队员驰援扬州疫情防控。很幸运我成功入选,成为这支队伍里年龄最长的一位队员,加之有近30年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队友们亲切的称呼我为“老班长”。


 
       流调队当晚10点左右顺利抵达扬州,8月1日就正式开展了流调工作。作为有多年传染病防控经验的老兵,除了常规工作任务外,还受命培养新队员的任务。

  在和确诊或疑似患者的交流时,流调人员要从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一点点抽丝剥茧寻源头,从蛛丝马迹中探去向。要得到详细、真实、有用的流调结果,对流调人员的要求自然就高。流调任务随时会来,也就要随时做好出发的准备。调查结束后,需要在1小时内形成核心信息报告,4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每调查一例病例,全程大概需要6~8个小时。碰到感染来源不清,轨迹复杂、语言沟通困难等特殊情况,时间还会更长。


 
       工作中,我会告诫我的年轻搭档,面对患者我们除了要有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调查技巧之外,还要特别要注意耐心、爱心和细心的“三心”观念不能少。患者也是人,当他们得知自己的诊断结果,面对全套防护的流调人员时,可能表现的焦虑、恐惧、不配合、甚至对抗,此时,站在患者角度展现出“三心”观显得尤为重要。

  当下来自全省各地的疾控人纷纷驰援扬州,为扬州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天下疾控是一家”,身在其内的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为疾控增光而荣,为疾控减彩而耻”的信念,深深铭记。唯其如此,我们才会由衷地说:“我骄傲,我是疾控人”。疫情终将过去、安宁必将到来。加油扬州!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