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居民医保、新农合的住院报销率都将达到60%

      去年,武汉市居民医保、新农合的住院报销率分别达到55%、

  58.5%。今年,武汉市居民医保、新农合的住院报销率都将达到60%以上。昨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对武汉市2010年医药卫生改革做出部署,将统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等五项重点改革,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试点。

  医保

  基本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

  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提至六成

  昨日政府常务会通过的医疗改革方向,包括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新增参保人数6.2万人。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

  会议要求,在武汉市城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汉南区实行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在新农合统筹地区实行门诊统筹,探索城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

  值得关注的还有,蔡甸区将在全市率先试点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

  今年,武汉还将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10年再补种9.5万人。在2009年基础上,再完成适龄妇女乳腺癌检查0.2万人,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

  会议还提出,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不少于6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落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的政府投入政策,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障其正常运行。

  看病

  武汉医院将推电子病历

  减少患者重复检查

  拿一张电子卡去医院看病,病人此前的看病记录在电脑里一目了然——昨日,武汉市政府提出,在武汉市医院尽快推行“电子病历”。

  昨日会上,讨论通过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举措。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提出,尽快推出“电子病历”,方便市民看病,减少二次检查给市民带来的看病负担。阮成发说,通过“电子病历”,实现资源共享,让全市至少同级医院的检测检查结果互通。

  据卫生部门介绍,在门诊检查中,各类检查费用常常占到看病费用的60%左右。以往各医院之间的检测检查结果互不通用,病人在这个医院拍的片子在另一所医院不认可需重新拍片,这一度加重了转诊转院病人的看病负担。

  今年起,武汉市中心医院已经开始“电子病历”试点,该医院的电子病历包括——门诊和急诊电子病历、住院电子病历和其他电子医疗记录。医院称,电子病历既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为病人做出正确诊断,缩短就诊时间,同时避免重复检查,降低患者费用。

  住院

  30种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

  治疗费用将大致有谱

  小到阑尾炎大到癌症,住院一次,医保部门返还给医院的费用都是相同的,在利益驱使下,医院将重大疾病患者的一次住院分解为多次。这种按人头结算的支付方式将有所改观。会议决定,选择30种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

  目前,卫生部颁布了112种疾病的临床路径,这些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依托临床路径,能够大体估算出单病种的治疗费用。按病种付费,从理论上来说,比按人头付费更科学合理。

  此外,会议还明确提出,要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开展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基层

  中央投入4693万元


  再建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要发挥基层医疗单位的网底作用,硬件和软件工程两手都要抓。

  据介绍,在2009年基础上,再建设1所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央投入100万元;建设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央投入4693万元。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着力解决基层人才短缺、技术薄弱问题。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为每所乡镇卫生院招收4名临床医学本科生,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岗位补贴;每年安排100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卫生部专家否认居民摄入碘过量 5省尿碘略偏高

  卫生部26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降低我国食盐碘含量的上限值,同时全国也将不再统一碘盐浓度。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整?这是否意味此前我国补碘过量?我国食盐碘含量标准进行过几次调整?针对这些疑问,标准的主要研制人、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组长陈祖培27日接受了记者专访,详解这次标准的主要内容。

  降低碘含量并不意味碘过量

  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食盐碘含量将由20-60毫克/千克,调整为20-30毫克/千克。“这是一次很正常的微调,这样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我国人群补碘过量。”陈祖培说。

  此前有报道提出,食盐补碘可能导致我国沿海地区人群碘营养过量。对此,陈祖培介绍说,卫生部专门就此发布了《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报告表明:从人群尿碘水平和膳食碘摄入量两方面评价,我国除高水碘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和安全水平,沿海地区也不例外;食盐加碘并未造成我国居民的碘摄入过量;我国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大于碘过量的健康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普通人群碘营养水平适宜标准为,尿碘中位数在100微克/升-200微克/升之间,孕妇人群的碘营养不足标准为小于150微克/升。2009年我国沿海地区调查显示,上海、辽宁、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成人、乳母和儿童的尿碘中位数都在100微克/升-250微克/升之间,碘营养状况总体上是适宜和安全的,但尿碘水平偏低个体比例较高,尤其是孕妇,尿碘水平低于150微克/升的人群比例为46%。

  陈祖培说,人体碘营养63%来自食盐,来自食物的很少,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海产品都含碘高,所以沿海地区人群不一定碘摄入就多。

  碘含量有下调余地但不宜大调

  在碘缺乏病防治取得重大成绩、人群碘营养处于可接受水平的情况下,为何要对食盐含量进行调整?陈祖培说,这次调整主要是根据尿碘水平的数据。

  2005年全国碘营养监测结果为:儿童尿碘水平为246微克/升。尽管全国水平处于可接受水平,但有5个省份处于过量水平,大于300微克/升;16个省份处于大于适宜量水平,为200-300微克/升;处于适宜水平的仅9个省份。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食盐中碘含量有下调余地,但不宜大幅度下调,而是小幅度下调。”陈祖培说,5个省尿碘水平只是略微偏高,均没有超过350微克/升,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精细的微调是为了更多地区人群的碘营养接近理想的适宜水平,而大幅度调整则可能给碘缺乏病留下隐患。

  他还指出,自1995年以来,我国加碘盐企业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食盐的碘含量和均匀度都有了明显提高,在生产、流通等环节中损失量大大减少,从而保证了盐中碘含量的稳定,这也为这次食盐中碘含量的适度下调奠定了基础。

  据预测,这次调整执行后,人群尿碘有可能从246微克/升下降到200微克/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