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先后查出结肠癌 肠胃科张跃:发病隐匿有家族遗传性

2016-11-09 16:28
摘要:
徐州市肿瘤医院肠胃科主任张跃介绍,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到5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徐州肿瘤咨询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徐州肿瘤频道:丰县女孩小郭今年22岁,正是花样年华,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患上结肠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一个多月前,她感觉肚子疼,就到当地的医院检查,按肠炎治疗一段时间后,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出现了便血。家人带她来到徐州某医院治疗,经检查怀疑她有结肠息肉,但是考虑她还年轻,对她进行保守治疗。三天前,家人看她病情一直得不到缓解,又将她转入市肿瘤医院肠胃科。

  转入市肿瘤医院当天,小郭忽然腹痛加剧,并且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医生检查发现,她的白细胞升到38000以上,怀疑腹腔内有重度感染。在检查的过程中小郭出现急性休克的表现,医生为她进行了手术。

  手术中小郭的病情让在场的医生吃了一惊,这个22岁的姑娘患上的是结肠癌晚期。在她的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出现的脓肿已经将她的肠道完全堵塞,肠道出现严重穿孔情况,粪便流入腹腔中,左侧腹膜出现致密黏连,造成后腹膜大面积缺损。如果再晚一些手术的话她将有生命危险。

  听从医生的建议,父亲也被查出结肠癌

  手术进行的很成功,小郭目前感觉自己好多了,经过一些系列的检查后医生确诊她为多发性结肠息肉,也就是结肠癌,并伴有家族遗传性,经询问得知,小郭的姑姑几年前是死于结肠癌。于是医生建议小郭的其他亲属最好做相关检查。小郭的父亲听了医生的建议后,进行检查,不成想他也患有结肠癌,庆幸的是病情比小郭略轻。

  徐州市肿瘤医院肠胃科主任张跃介绍,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到5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在临床中,男女比例大约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像小郭这么年轻的病人,出现这么严重的病情是非常少见的,这也是为什么她没被其他医院准确诊断的原因。

  关键词:结肠癌为什么到晚期才被发现?

  张主任告诉记者,主要是结肠癌早期可能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中晚期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排便不畅通、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等症状。晚期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另外,结肠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会有不同。他建议必要的时候要经常做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如果结肠癌术后治疗得当有效,早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可达到80%以上,而晚期只有30%左右。

  新闻链接

  据了解,结肠癌是世界死因顺位中列第3位的肿瘤,尽管结肠癌的治疗手段有很大进展,但多年来晚期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并无多大改观,因此,结肠癌预防的意义愈显重要。

  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癌变为模型,结肠癌的自然史可长达10-35年,这就为结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极有利的机会。英国有学者指出结肠癌是一种“现代病”,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类型有关,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肠癌的发病与能量摄入过多,肥胖,过多饱和脂肪酸摄入,体力活动减少,膳食纤维和微营养素(维生素A,E,C,微量元素硒和钙)摄入不足有关。

  大量研究认为膳食纤维可以稀释或吸收粪便中的致癌物,加快食物残渣在肠道的通过时间,从而减少了肠黏膜对食物中致癌物的暴露,同时膳食纤维还可通过改变胆酸的代谢,降低结肠的pH值,并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从而起到对结肠癌的保护作用。

  推荐专家
 

  张跃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徐州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普外科工作及普外肿瘤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擅长胃肠、甲状腺、及肝胆胰疾病的外科诊治,结直肠癌、胃癌、肝胆肿瘤、胰腺癌及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治疗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特别是在胆囊结石、胃癌、结直肠癌及肝癌的手术实践和临床科研上有较深研究,在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 、星期五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