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矿总院频道:我们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可是生活中,大家往往会遇到各种关于牙齿的问题,牙龈出血、牙齿敏感、蛀牙等等。值此“全国爱牙日”来临之际,小编携手徐矿总医院口腔科专家张玉峰主任,使出洪荒之力,整理了各种牙齿问题的预防解决办法。赶紧收藏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救急哦!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2.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还会造成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孕妇的口腔感染是早产和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3.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现相应的表征。例如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伴发牙周炎、拔牙伤口难以愈合,艾滋病患者早期会出现口腔病损,发生口腔念珠菌病等疾病。
4.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防治全身性疾病有利于促进口腔健康。
5.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存在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精神压力等。
口腔疾病可防可控可治
1.龋病和牙周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菌斑微生物就不会发生龋病和牙周病。
2.防控口腔疾病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洁治(洗牙)等。
3.有效刷牙能清除牙菌斑,是最主要的个人口腔维护方法。成人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点清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菌斑,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儿童提倡用圆弧法刷牙,在儿童还不能流利地书写阿拉伯数字(6~7岁)之前,家长可帮助儿童刷牙。
4.龋病和牙周病可防可治,定期检查、及早防治是关键。早期的龋病通过使用氟化物等措施可控制龋病的进展甚至治愈。早期的牙龈炎通过洁治和有效刷牙可治愈。
5.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行动起来,你离好牙只有一步之遥
牙齿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只有持之以恒地爱牙、护牙,才能长期使用它们。下面分享一些牙齿日常护理的知识和技巧: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刷牙实行“三三制”:每天刷牙3次,每次刷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成年人选择含氟牙膏。进食后可以使用温水或是淡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侵蚀牙齿的危害。
多吃护牙食品、少喝碳酸饮料
多吃高纤维食品,比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对牙齿都很有利;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都应多食用;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牙齿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等,有利于促进颌骨的发育和牙齿的整齐。
莫把病菌口口相传给孩子
成人唾液中含有致龋细菌,喂养人把食物嚼碎喂给孩子,以及把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时,可将口腔中的致龋细菌传播给孩子,导致孩子易患龋病。看护人应注意喂养卫生,纠正不良的喂养方式,同时关注自身的口腔卫生。
用窝沟封闭方法预防“六龄齿”的龋坏
第一恒磨牙6岁左右萌出,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但是牙齿咬合面存在较深的窝沟,不易清洁,最容易发生龋病,甚至会过早脱落。窝沟封闭是在其牙齿涂布一层高分子材料,给牙齿穿上特殊的“防弹背心”,减少蛀牙的发生。
洗牙不能少
洗牙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刷牙和洗牙不能相互代替,牙结石一旦形成,只能利用超声波把牙结石“震掉”。建议每年一次。定期洗牙能够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口腔疾病是缓慢发生的,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等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治疗起来很复杂,患者也会遭受更大痛苦,花费更多。建议每年至少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做到尽早治疗。
正确的刷牙方法
①刷前牙外侧面。将牙刷头与牙齿表面成45°角,上排的牙齿向下、下排的牙齿往上轻刷,注意轻刷牙龈;
②③刷前牙背面。牙刷竖起,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④刷后牙外侧面时,把牙刷斜放在牙龈边缘,以2~3颗牙为一组,用适中的力度上下来回移动刷牙。
⑤刷后牙内侧面时,重复以上动作。
⑥将牙刷与咬合面垂直,力度适中来回刷。
重视健康,关爱牙周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牙周病就是影响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中华口腔研究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做过一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病在中国发病率非常高。30岁以上成年人中大概有90%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我们国家整个大众口腔卫生的自我保健意识较低。
牙周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自我维护不够彻底,主要是刷牙方法不到位形成菌斑,最后细菌钙化就会在牙根部或牙龈周围形成牙石。一般洁牙最好半年一次,至少一年一次,才能把牙石、牙菌斑彻底清除干净。
牙周病危害极大,不仅影响咀嚼系统,而且会影响全身健康。首先对于口腔健康来说,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牙齿脱落后很难进行常规的修复治疗,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其次,牙周病是某些重要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
1.糖尿病伴重度牙周炎患者在2~4年内糖尿病的加重比无牙周炎者明显。
2.心脑血管疾病:口腔感染易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3.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患重度牙周炎的妇女生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度增高7.5倍。
4.呼吸系统疾病:不良的牙周环境是潜在的呼吸道致病菌的储存库。
5.牙周袋内的大细菌可直接进入消化道和呼吸道。
6.牙周疾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密切相关。
7.慢性牙周炎与老年痴呆及肾脏疾病密切相关。
但是,牙周病并不可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牙周治疗主要分为4个阶段:
1.基础治疗运用牙周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消除或控制牙龈炎症及咬合性致病因素。
2.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后1~3月,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治疗。
3.永久性修复治疗。
4.疗效维持及复查、复治阶段。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龋病(即蛀牙)是一种最常见的多发的口腔疾病,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危害健康。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龋病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龋齿不痛就可以不治疗吗?不,应该早治!让张玉峰主任谈谈龋齿那些事吧。
1.病因。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要定期检查牙齿,尽早发现龋坏早期征兆,尽早治疗。
2.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三个阶段,各自表现如下:
(1)浅龋: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
(2)中龋: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现疼痛反应,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3)深龋: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
3.危害:龋齿的早期(浅龋)无任何症状,龋齿的小洞若不进行及时治疗,病变就会越来越大,从浅龋发展到深龋,对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逐渐加重。当损伤到达牙髓,引起牙髓炎,此时牙痛会十分严重,产生自发性、阵发性剧痛,且夜不能寐。当病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脓肿,甚至颌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缺失。牙齿的龋坏甚至缺失,会影响咀嚼,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儿童期不仅影响颌骨发育,还影响消化功能,进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龋齿内有大量的细菌及脓液,成为潜在的病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还可作为病灶引起远隔脏器疾病,甚至可以引起败血症或菌血症。所以患了龋病应当及早治疗。
4.治疗:龋洞一旦形成,自身不可能愈合(好好刷牙也没法搞定),就必须到口腔科补牙了。且龋洞越小,患者痛苦越小,操作越简单,充填体越不易脱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实牙齿也一样。龋洞如不尽早治疗,就会由浅到深,由敏感到痛,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颌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缺失。所以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旦发现龋齿,尽早修补,省时、省钱、又省力。
本期专家: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 张玉峰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