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矿总院频道: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我国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15.7%。骨质疏松会导致骨折,甚至致命,又被称为隐形杀手,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揭露骨质疏松的真面目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于50岁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病率女性为30%,男性为20%;45岁以上骨折患者中,75%的骨折与骨质疏松症有关。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治疗和预防上还有很多人存在误区,接下来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骨科王建强主任带我们去了解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些最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蔽性、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喻为“静悄悄的疾病”,研究显示,只有6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症,其中仅1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会发生骨折。56岁的冯大妈在家里坐凳子坐滑了,腰当时就不能动了,这一摔就摔成了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来只能接受手术治疗。
王建强介绍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钙溶出、脊柱压缩性骨折,致使“龟背”出现,并伴老年呼吸困难、骨质增生、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等一些老年性疾病;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负荷。
骨质疏松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机体产生修复性反应而形成骨刺,这种骨质成份异常分布的结果,也会引起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往往是骨折、骨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原因,类风湿与风湿性关节炎最大的危害就在于软骨下骨组织蜂窝样变而丧失功能,而引起的原因与免疫细胞从骨髓中涌向关节密切相关。骨质疏松症可产生骨痛、驼背、身材变矮、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有髋骨骨折和脊柱骨折,而且往往还会引起继发性并发症。王建强主任提出如此警示:骨质疏松症会使椎体骨畸形,腹部受压 引发胃肠道疾病;骨质疏松症也会使脊柱骨脆弱,卧床不起,引发肺部感染。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绝经女性应每年测骨密度
“白领群体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提早预防。绝经后的女性,每年必须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绝经后由于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的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骨量流失快就会引起疼痛等骨质疏松症状。”王建强主任说。
王建强主任提示,预防骨质疏松,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补钙对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成年人一天所需1000毫克钙,而通过食物补充的钙只能达到400至500毫克,剩下的则需通过钙片进行补充;此外,还需配合服用活性维生素D3,增强钙的吸收;还可以每天晒10分钟的太阳。同时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定期去医院做骨密度的测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
5种常见补钙误区
误区一,一次补太多。补钙一次不要补太多,应该少量多次。建议买剂量小的钙片,每天分两至三次服下。尤其对于老年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少量多次补钙可以减少便秘、肾结石以及膀胱结石等问题的出现。
误区二,补钙后不注意运动。被人吃进的钙首先进入胃肠,再转移到血液,最后才从血液转移到骨骼。所以人只有多运动、增加锻炼强度和频率,血液中的钙才会向骨骼中转化。因此,运动能帮助提高钙吸收和保持骨密度。最有利于骨健康的项目是散步、慢跑、爬楼梯和跳舞,建议每周最少做两次有氧运动。
误区三,忽视维生素D和元素钙。我们中国人本身维生素D的水平比较低,导致很多钙补进去的时候无法吸收和利用,甚至出现天天补钙还缺钙的情况。所以应选择元素钙含量高的高浓度钙源如碳酸钙源,以充分满足补钙量的需求。除了元素钙外,维生素D也很关键。维生素D就像一辆运输车,只有它存在,钙质才能被“搬运”到人体中。
误区四,钙剂选液态。有的人认为液态钙比钙片更容易吸收,其实钙的吸收场所主要不是胃,而在肠道。因此,服下的钙剂,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保护机制,在胃里不受胃酸的干扰,而能被肠道吸收。而液体补充钙剂很难达到这一点。
误区五,饮料咖啡当水喝。近些年骨质疏松的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要归咎于年轻人常喝的咖啡、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它不仅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加快钙的流失。
把握35岁补钙黄金期
一直被视为“老年人专利”的骨骼健康隐患,如今正不断“突破”年龄限制,悄然侵袭着年轻一族。由“骨动中国———关爱骨健康中国行”数据显示,在35~45岁测试者中,竟有39%的人群面临骨量流失甚至骨质疏松的窘境,换言之,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骨骼健康亮红灯!王建强解释,中青年群体的骨状态之所以令人堪忧,与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抽烟酗酒、饮食重口味、喜饮咖啡、碳酸饮料等关系紧密。
研究表明,在35岁前后,人体骨量在达到峰值后开始走下坡路 ,体内钙质“支出”大于“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质流失会进一步加速,如果不注意及早为自己的健康“加骨劲”,将会随时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骼健康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有效地为自己“加骨劲”、保持骨健康呢?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