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通讯员:李长鑫)一扇门隔着两个世界。门外是心急如焚的家属,门内是不停奔走的医护人员。家属与医护,两个群体,隔着一扇门,都在为生命努力而奔跑。
这是一个离死亡很近的地方。这也是一个离希望很近的地方。
这里是医院里最神秘的所在。没有一个地方像ICU(重症监护病房)、CCU(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那样让人思绪万端。这里几乎集中了人类所有的表情:有纠结,也有绝决;有喜极而泣,也有悲痛欲绝;有精打细算,也有不惜代价……
或许,这里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ICU、CCU、RICU的医护们一直在家属的绝望中寻找患者求生的希望。
一边是生死,一边是人性。
“如果你是一名有理想的护士,你一定要来ICU或者CCU、RICU,这里有危重的患者,有先进的仪器,有翻不完的身,吸不完的痰,抢救不完的病人,还有按到崩溃的心肺复苏和写不完的护理记录……累不累其实无所谓,但是你可以感受到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拉回来的喜悦。”RICU护士长黄苗苗说。
ICU里的责任
因为忙碌而美丽
穿梭于设备之间,奔波在生命间隙,日行万步,不在话下;驻守在病榻之侧,凝思在专科前沿,以患为伴,视患如亲。
琐碎的工作,磨不掉心头的温情;彻夜值班,坚守住肩头的责任!
他们用亲切的微笑、温暖的言语、悉心的照护为重症患者排忧解难,秉持专业的医护态度践行健康的使命。
重症医学科,英文简称ICU,这个科室地位特殊、责任重大,收治的患者共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已经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如重度昏迷、休克、需要心肺复苏的危重患者;一类是有可能发生器官衰竭的患者,如一些大手术、大创伤的患者。
这也就意味着,这类患者大多呈半昏迷、昏迷状态,无法说话和正常沟通,生命垂危,需要更多的照护,而家属又不能时刻陪在身边。
ICU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每位住进这里的患者,所有治疗、护理以及喂饭、喂水等生活照料全是由护士或护理员完成。护士长云震说:“在重症监护室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准确的判断,还有极强的责任心。‘慎独’是每一位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座右铭。”
“这里都是良心活,你干好干坏别人看不到,但我们不能辜负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期望,这是对生命的负责、对生命的尊重。我不会忘记前辈们和护士长说过的这些话,他们让我体会到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入职仅3年的护士陈婉晴说。
“在ICU,我们是患者唯一的依靠,一个细心的动作,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手握手的交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战胜疾病的法宝。”郭桃说。
“普通病房有家人陪护,但我们ICU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家属陪护,这也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盯紧患者,因为出现任何问题,护士都是无法逃避责任的。”护士张丹说。
ICU的工作强度非常大, 是一个体力加脑力的活。一张《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上,共设有十多项内容,每隔一小时护士就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记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两小时翻身一次,时刻注意各种仪器的运作,检查输液管及各种管路是否正常等。为患者擦拭身体、端屎端尿,经常要搬动一两百斤的病人,并不轻松,我们很多娇小的护士妹妹硬生生练成了女汉子,也有着各种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
“想听ICU护士的故事?我能讲到哭。”张丹指着一位同事说,“她叫李艳,患有肋间神经炎,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科里太忙,她不舍得请病假,一直带病上班,上班前吃止疼药,然后再涂上厚厚的扶他林,在最外边包裹一层保鲜膜再上班。”
“知道我们科护士和哪个科的医生关系最好吗?你一定猜不到是疼痛科。”护士长云震说,“ICU大多数护士都是疼痛科的常客。12小时制的班次,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全科26个病人,平均每人看2到3个病人。一个危重患者,每四人搭配翻身,一天下来要翻40次左右的身。大多数护士的手腕,腰都不好,经常疼痛。”
CCU里的坚守
按下生命重启键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简称 CCU,在人们印象里,它总是牵连着生死。这里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呼吸机嘶嘶作响、监护仪滴滴鸣叫、医生探讨病情的低声细语、护士记录体征的沙沙声,与死神抗争的病房内笼罩着紧张的气氛,这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是在这里,却活跃着一支充满激情、富有朝气、团结向上的医护团队,他们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水平过硬,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护理。
CCU最常见到的是心肌梗死、心衰、动脉夹层、瓣膜病、心肌病等八九种患者,“CCU,第一个C原来专指冠心病,但实际上我们的救治监护对象已经扩大至与心脏相关的几十种疾病了。”护士长刘珍说。
曾在心梗治疗后有过一段在徐矿总医院CCU治疗经历的刘先生,切身感受到了这里医护的技术之精、护理之细。“心脏手术后在这里醒来,看到护士的笑脸,那瞬间过后,我就感觉自己成功跨越了,有救了!走出CCU,珍惜生命,好好生活,才对得起这里的一切。”
这里有更精良的救命武器:抢救岛上、设备室里,主动脉球囊反搏机(IABP)、除颤机、各种呼吸机及氧疗机、CRRT机……设备令人眼花缭乱。
这里有更精诚的医护团队:每位医生、每名护士几乎都是“全能型”,将每一种救治工具、每一项治疗护理都运用得娴熟、精准、到位。
刘珍认为,每一例患者的各种严格的治疗措施得以落实,既要依靠医护的努力,也需要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患者自己坚强的毅力,家属的鼓励支持也必不可少。每一病例的成功救治,都是三方努力的结果。
在CCU的日常工作中,紧急情况层出不穷。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上周,收治一位二十多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接到胸痛群启动键后,护士根据绿道心电图、心肌酶等信息立即准备好床位,备齐急救物品及术后可能用到的物品。患者回科室后憋喘、大汗淋漓,不能平卧,心梗后心衰。护士分工协作,上监护、吸氧、遵医嘱推药等,半小时后患者病情慢慢稳定。但是患者心梗影响的心肌面积大,很有可能反复心衰发作、甚至恶性心律失常,后期护士严格做好容量管理、心衰预警、便秘的管理等,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对于重症患者我们做的不是亡羊补牢,而是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减少病人的心脏创伤,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在CCU,护士们是战士,更是按下生命重启键的守护者,是医疗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徐矿总医院CCU,一个给予患者重启希望的地方。”刘珍说。
RICU里的守望
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RICU的工作量大且繁杂,生活护理均由护士与护理员共同完成,如洗脸、喂饭、擦浴、翻身、叩背以及清理大小便等等,每一天都将这些细而又细的工作做到位,为的就是让患者可以更舒服一些、治疗更快一些、康复更早一些。看似简单的操作,无一不体现了RICU护理团队的责任与细心,她们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融汇于每一件细小的医疗护理中,把更简单、更炽热、更直接的爱给予每一位患者,用无微不至的暖心服务温暖着每一位患者与家属的心。
数不清的日日夜夜里,她们在RICU的一方天地里,专注于呼吸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徐矿总医院RICU有一种“秘密武器”:小黄鸭。小黄鸭最初是护士点外卖的时候商家送的小玩具。这里的患者多数因插管无法说话。护士就把小黄鸭塞进患者的手里,患者有需求就按一下小黄鸭。小黄鸭“吱吱”的声音比监护仪“嘀嘀”的响声更充满活力。
蒋阿姨,一位肺癌晚期的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意识清醒。因为疾病的折磨,常常痛苦不已,护士乔丹丹送她的小黄鸭总是被她捏得响彻病房。在她想家属的时候予以陪伴,给她手机与外界沟通,她害怕吸痰,护士们轻柔地操作,吸痰后憋喘症状的改善,不断地鼓励,她开始主动要求吸痰。
五一劳动节乔丹丹休息两天后到她床旁,蒋阿姨笑得很开心,突然又泪流满面。问她怎么了,蒋阿姨颤巍巍地写了几句话:丹丹老师,今天你终于来上班了。你不在的这两天我度日如年。你回来了,我的心就安定下来,充满对生的渴望。
患者家属张先生给RICU护士颁发奖杯的故事在呼吸科一直流传。护士长黄苗苗说:从业以来获过很多奖,但是患者给我们发奖杯还是第一次!“家父住院期间得到悉心照顾,锦旗不足以表达我们全家的谢意,所以要专门定制奖杯和奖牌,给护士们一个惊喜!”张先生说。
暮鼓晨钟,星月流转。RICU仿佛是一个微缩版的世界,一遍遍上演着生命的奇迹,点亮人民群众的健康理想。希望与绝望的对决让空气时而凝重,时而缓和,这里分分钟变幻成与死神博弈的战场,被称之为“战士”的医护人员用坚强的意志、高超的技术,奋力为患者争取一线生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句句感谢,承载着病人家属满满的感激之情,也充分体现了RICU团队“精医为民”的奉献精神。
白衣天使的桂冠不是轻易能够被承载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用心呵护,用汗水灌溉。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技能和服务意识,才无愧于这一神圣称号!只有把爱化为动力,才能为天使插上奋飞的翅膀。只有把奉献变为行动,才能用爱心和真情为患者撑起一片美好的蓝天!(记者 晏菲 秦媛)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