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近日,徐矿总医院呼吸危重病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这位30多岁姓陈的先生请呼吸危重病科副主任施萍再用“神器”为他做一次活检,以确定自己是否得了肺癌。
一个月前,陈先生在体检中心发现纵膈内靠近肺门的位置有明显的多发淋巴结肿大。纵膈如果出现多发淋巴结肿大,往往提示得了肿瘤,尤其是肺部的肿瘤。
体检科医生建议陈先生到呼吸科进行专项检查。陈先生在当地三甲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出的结论是“拿不准”。在陈先生的追问下,医生说了更规范的结论:“肺癌不排除。”
两家医院诊断不同
医生的话让陈先生非常焦虑。怎样才能确诊?
医生告诉他:按照一般流程,通常是开展纵膈镜进行淋巴结活检来明确病理确诊是不是恶性肿瘤。但是这项手术的风险性比较高。毕竟人体最重要的血管都在这里。然而纵膈淋巴结很小,最大直径仅有1.2厘米,穿刺难度很大,对医生穿刺手法和精准度有着极高的要求,稍有偏差就会损伤周围血管造成严重后果。
仅仅是一次活检,就得搞出来一次大型手术的动静,陈先生对纵膈镜下活检顾虑很大,对这项检查一直犹豫不决。
陈先生急切地想明确疾病性质,但明确性质又需要手术取得组织活体做病理学检测。
问题出现了:陈先生不想手术,还有别的方法取得病理吗?
经朋友介绍,陈先生来到徐矿总医院找到施萍。
施萍使用了陈先生口中的“神器”:超声波支气管镜EBUS-TBNA,只刺2毫米针尖大小的口就取出了疑似病变的淋巴组织送检,检查结论是恶性肿瘤。
陈先生打心底不愿意相信这个结论。
他到南方一家大型医院再次做了超声波支气管镜EBUS-TBNA活检。这次检查结论是:未发现癌细胞。这把陈先生彻底整懵了,到底该信哪个检查结论?他带着疑问再次回到徐矿总医院找到施萍,请她再为其做一次超声波支气管镜EBUS-TBNA活检,以此确诊是不是肺癌。
再次检查,施萍在陈先生的左右肺的淋巴各取了一个标本。她再次确认了自己的判断:两侧淋巴均发现癌细胞,这不仅说明陈先生得了肺癌,而且出现了转移。“这是典型的小病灶大转移,必须立即治疗!”施萍说。
肺内超声明察秋毫
施萍给陈先生详细讲解了纵隔淋巴结和气管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纵隔淋巴结是沿着气管分布的。纵隔淋巴结除个别的,几乎都是紧贴气管和支气管分布。
“我们如果把肺比作一棵大树,气管就是大树的树干,支气管就是树上分叉出去的树枝。大树的树干到树枝逐渐变细变窄,而我们的气管到支气管也是一样的道理。”施萍说,“越往分支的支气管管径越细,支气管镜走到一定深度后就无法再进一步探查,因此支气管镜能看到的是‘树干’及相对较粗的‘树枝’内的病变。而对于‘树枝’外的病变,支气管镜是看不见的。也就是说,明明路过病变,也看不出病变的原形。”
因为纵膈淋巴结紧贴支气管,于是便让EBUS-TBNA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
EBUS-TBNA可以通过其B超定位来对病灶进行定位穿刺,同样可以把EBUS-TBNA的B超探头紧贴气管壁,通过B超图像来定位穿刺那些紧贴气管的肿大淋巴结,来取得那些淋巴结的病理学检查所需要的组织。
并且通过B超探头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可以完全避开血管,不再是盲穿,取样过程中,几乎没有出血。
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主要用于对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期,有助于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还用于诊断肺内肿瘤、不明原因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瘤等各种“妖魔鬼怪”,让它们现出原形。
对于识别气管外的病灶“妖魔”,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的优点是更精准、更高效、更微创,施萍告诉陈先生。
小病灶大转移尤其要重视
手术后正在接受化疗的陈先生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不到1.2厘米的病变就查出来是癌症呢?
施萍告诉他,影响肿瘤发生转移的因素有很多,癌细胞转移跟肿瘤大小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的肿瘤虽然个头小,但是很早就出现转移了。
按基本类型,肺癌可以分成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而相比之下, 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较低、生长较快,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管进入其他部位,即便结节很小也能发生转移。肺腺癌虽然生长较慢,但也爱“乱跑”,有时早期便发生血行转移,而发生淋巴转移的时间倒是较晚。相反,肺鳞癌比较“安分”,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喜欢在局部生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的肿瘤明明长到了十几公分,却仍局限在胸腔(肺部和纵隔)之内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问,都已经转移了,还有必要治疗吗?
施萍说,按照现在的医疗技术,就算是癌症晚期,临床治愈的机会也是存在的,所以,一定不要灰心丧气,一定要积极治疗。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