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专家访谈:每周一三五全天门诊,对于一位80岁的老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徐州市中医院名医堂“观摩”赵德光教授接诊,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平和而朴实:问诊像是和患者拉家常,耐心、细致;微笑着倾听每一位患者“事无巨细”的诉说,没有一丝不耐烦。“一上门诊就是一整天,80岁了,赵老师还是保持着不送走最后一位患者不下班的习惯。”赵德光教授带教的学生说。
与赵德光教授交谈,他的话语中没有一句空话,朴实而平和,这是名中医的品格!
- 祖父是民国老中医
- 家学渊源,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
说起自己从事中医的“机缘”,赵德光教授说:“上世纪50年代初的小学教育也是教育学生从小就树立理想的,我的祖父是民国时期地方的名老中医,受家庭的影响,我想长大了也当医生。现在想起来,当时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一次我在小学课堂上听老师说我国有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看病都有疗效,各有道理,但由于双方的医理不同,常常发生争执。我当时想我将来如果从医,就把两种医学结合起来,岂不更好?参加工作后,才知道这事太不容易,需要有多方面的大学问,绝不简单。不过目标是对的,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现在我们中医院注重中西医结合就是一个良好的传统。”
赵德光教授中学毕业后,进入徐州中医专科学校就读,之后又转学到镇江医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徐州市中医院工作,“我1964年参加工作,那年我24岁。1990至2001年做业务副院长,2001年退休至今一直在名医堂门诊看病。2016年,成为‘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赵德光教授说在他的从医生涯中,祖父对他的影响很大,“从小耳濡目染,幼时看着祖父看病开方,有时候也跟着抄抄方子,受到熏陶,直到现在,我有时候还根据祖父的教诲,结合病人的病情,对有些古方创新性地应用,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在我的老师中,要说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1983年,为了提高中医内科诊疗和教学水平,国家在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全国内科师资班。因为我有中医高等学校文凭,又有19年的临床经验,被挑选参加了这个培训班。”赵德光教授说,“邓铁涛教授当时是我们的班主任。听邓老讲课之外,我还跟随他临床看病,聆教甚多。我感到邓老值得钦佩之处甚多,首先是他对祖国医学的坚守和发扬,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方面有很多建树,看病疗效卓越,治好的疑难杂症多不胜举。他提出“铁杆中医”的思想教诲,意义深远。”
“国医大师”邓铁涛,广东开平人,1916年11月出生,1937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09年7月,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评定为“国医大师”。“邓老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疑难杂症。”赵德光教授说,‘铁杆中医’是邓铁涛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之后便被中医界广泛引用,“‘铁杆中医’的本质意义就是要中医人坚定中医信念,坚持走中医自己的道路。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的要求不谋而合。”
“邓铁涛老师的突出学术成就和坚守中医的精神影响了我,增强了我不断钻研祖国医学的劲头。”赵德光教授说,“我现在也教育我的学生要有‘铁杆中医’的气质,坚定中医自信,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病人解除痛苦,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 中医在疑难杂症治疗上有优势
- 研发“名医名方”,通络复康,维护和改善肾功能
“我很赞同邓铁涛老师的‘铁杆中医’理念。中医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在坚守的同时,努力发展创新。”赵德光教授说,“徐州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科,是江苏省重点专科,建立了风湿免疫学实验室,充分发扬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的优势,开发了多种中药制剂,诊治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和疑难杂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西医诊疗及时、规范,中医诊疗充分体现辨证论治思想,将中医特色转化为技术优势,构建起中医个体化诊疗体系。”
在对传统中医的继承发扬上,赵德光教授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本着“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的原则,参与了许多中医制剂的研发,特别是他研发的“肾安平”方,利用黄芪、丹参、灵芝、白术、柴胡、生薏仁、海藻等,制成胶囊常服,益肾扶正,活血化瘀,化湿排毒,通络复康,维护和改善肾功能,主治慢性肾炎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成为业内“名医名方”,改善了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刘先生,28岁,患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综合医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并住院治疗一个月后,病情得到控制,而停药一周后开始复发,变得严重。患者由于西药副作用大找到赵德光教授诊治,赵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治疗一年时间,疾病缓解,后期又经过一年的观察,随访未见复发。
患者王女士,今年60岁,她一开始来找赵教授看病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结石,伴有反复尿路感染,经过赵教授的治疗,半个月就出现好转,而后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日前在赵德光教授门诊,记者碰到了82岁的张先生,“我1938年出生,地道徐州人,10年前得了肾功能障碍,在综合医院住院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西医说此病是慢性病,并且不可逆转,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变得严重。2008年5月开始,找赵德光教授给我看病,先服用了一年中药,病情稳定后改用中成药,每两周来一次,10年内没有复发过,病情也没有加深和恶化。”张先生说。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发达国家,6.5%~1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而在我国,目前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8%~9%。“肾脏病、风湿病、甲状腺病的病因、病机都非常复杂,与免疫力紊乱关系甚大,中医很早就有记载。中医在这类慢性病治疗上有优势,中医的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认为疾病的产生与全身组织器官、与自然环境都有关系,调整好这些关系,就会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赵德光教授说。
- 做医生就要善良,要学会倾听
- “得病不是一天两天,治疗也不可能立竿见影,要理解他们”
“我是山东枣庄的患者,有慢性肾病数十年了,四处求医。自从在您的精心诊断用药下,病情好转明显,自感甚佳,向您表示真诚的谢意……”“效果很好!很能体谅病人的心情。这位大夫对病人很负责,很认真。”网络上患者对赵德光教授的诊疗态度和疗效都很满意。
在名医堂,记者遇到了患者王阿姨,王阿姨今年70岁,“去年我花了5000多块钱,把全身查了个遍,医生说一点病没有。”“怎么想起来体检的?”记者好奇地问。“我平时一起玩的一个姐妹,平时好好的,但体检时查出乳腺癌,还有其他癌,只几个月就走了。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连开刀的机会都没有了。”
轮到王阿姨就诊,赵德光教授给她把脉,“你有点动脉硬化,脑子供血也不太好。”“我去年体检说是什么病都没有的。就是平时有点腹胀。”王阿姨有点心急。“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查出来的。体检只是说明你现在可能没有器质性病症,不代表你完全健康。——把舌头伸出来我看看。……你也有点脾虚。”赵德光说,“大便如何?一天几次?能成形吗?”“一天一次,有点稀,不成形有几年了。我上网查了,说有可能引起癌症。”王阿姨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网上的东西,你能全信吗?大便不成形多是脾虚的表现。”赵德光教授说。“我十几年前检查身体,就说我脾大。我这能治好吗?”“我给你开点药调理一下。你没有大碍,我认为有希望好。”王阿姨说她身体一直很好,从来不感冒,“我锻炼,也不怕冷也不怕热……有时候腿肿,过一段又不肿……”,“那还是脾虚。”等到把全身上下问了一遍,王阿姨才起身对排在身后的祖孙三人说,“他看病可好了,他以前是业务副院长。”
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后,记者发现赵德光教授的桌子上放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除病痛医术高超,保健康医德高尚”。“管道小区的刘女士刚送来的。她有慢性肾炎,病情比较严重,水肿现象非常明显,我给开的中药,现在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了。——医院不让弄这些(送锦旗),劝不住。”
提起刚才王阿姨“没完没了”的问诊,赵德光教授说:“病人都是这种心理,想问清楚详细,我们不能打包票说病一定都能治好,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急不得,得病不是一天两天,治疗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做医生就要善良,要学会倾听,要有耐心,特别是一些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和我一样的年纪,有病了,就容易胡思乱想,心里害怕,我能理解他们,老人们到名医堂一次也不容易,能多开导就尽量多开导。”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中医养生“治未病”的观念正在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慢性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所以,提高健康意识,调整生活方式等等都是很需要的。”赵德光教授说。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认为可以通过情志调摄、劳逸结合、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方式,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这些理念、理论、方法和技术,至今仍在服务人民健康。“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医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名医名片
赵德光,主任中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1959年考入徐州中医专科学校,62年转入镇江医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徐州市中医院工作。曾任内科主任、业务副院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医知识深厚,兼通西医,治学主张融会中、西医学术,兼取各科、众家之长,医风仁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56年,专攻泌尿、风湿、内分泌科,对各种原、继发肾小球疾病、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肾虚诸证、风湿、类风湿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及失眠等积有丰富经验,疗效突出。
“从小就树立理想要当医生,从医56年了,治好了一些病人,减轻了许多病人的痛苦,这是每个医生都应该做到的,并不值得宣扬。由于病症不同,疾病程度不同,特别是‘病入膏肓’的病人,也有一些疗效不佳,作为医生常会感到愧疚!”日前在徐州市中医院名医堂,当赵德光教授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很直白地向记者说出了上面的话。还说医者不是神仙,医术也不是万能的。这种情况应该谅解,只是医者应该不断努力,千方百计,力争治好病人。赵德光教授一句“常会感到愧疚”还是因其情真意切,而让记者心生敬意。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