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医传统 结合西医先进技术--徐州市中医院助推本地心血管病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资讯: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血管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心血管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就我市而言,如何提升徐州地区心血管病的医疗水平,一直备受各方关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围绕这一主题,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亚专业核心团队等形式精准发力,促使整体救治水平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持续优化,受到业内肯定及患者好评。尤其是心脏电生理亚专业,经过近两年来的发展,在介入治疗领域开疆拓土,成果显著:从三腔起搏除颤器+心室再同步植入术,到希氏束+左束支起搏术,一次次先进高难度手术的创新开展,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


创新开展高难度手术

  怀仁心,才会知民需;精于技,方能解民痛。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心脏电生理组究竟是以怎样的热忱去攻克“心病”难题,又是以怎样的关爱消解患者的病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前往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心脏电生理组进行探访。

  住院病人突发急性心衰 心脏起搏器手术成功“救命”

  3月19日上午9点30分,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心脏电生理组组长李家岭主任医师、刘敏副主任中医师接到电话后,步履匆匆,赶往手术室。一名住院患者需要紧急手术。

  患者张先生因胸闷、憋喘而入院治疗,3月18日夜间,他出现心率偏慢、憋喘加重的情况。夜间值班医生通过监护发现,张先生心房颤动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心率伴逸搏、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遂为张先生静脉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但因患者有心衰、房颤病史,这样就存在治疗矛盾,影响了药物治疗效果。经过科室医生讨论,与家属沟通相关治疗方案,在征得病人和家属同意后,医生决定对张先生实施心脏起搏器手术。

  李家岭主任医师和刘敏副主任中医师迅速就位,在心血管科主任梁田主持下,准备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一般病人是平躺着,但这个病人因心衰、呼吸困难,不能平躺,我们就把他背后垫高以减轻憋喘症状,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刘敏副主任中医师介绍,手术进行了不到1个小时,过程非常顺利。患者安装完起搏器后,医生就可以放心为患者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

  术后,患者张先生的精神好转,并可以在床上活动,并且胸闷、憋喘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

  起搏器和磁共振不能兼容?这一禁忌已被打破

  许多要植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经常会陷入这样两难的境地——不装,不能有效治疗疾病;装了,又不能做核磁共振等检查,意味着其他一些疾病不能有效诊断。对此,李家岭主任医师说,张先生并不会有这种困扰,因为给他安装的是抗核磁起搏器。

  “对于一些年龄偏轻、有骨折史的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这类人群可能有核磁共振检查的需要,在手术前我们会考虑他们以后的需求,建议行抗MRI心脏起搏器治疗,患者普遍都能接受。”李家岭主任医师说,抗核磁起搏器可以防止磁场对起搏器电路的干扰,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能很好地发挥保护作用。

  核磁共振(MRI)作为无射线辐射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肌病、肿瘤、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对于植入传统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来说,是要远离像MRI这样的强磁场的。因为MRI过强的磁场会干扰起搏器正常工作,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可引起心房或心室穿孔。因此,MRI扫描是传统起搏器的禁忌证。

  “我国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这部分人群也是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以及肿瘤的高发年龄,这些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往往需要接受磁共振的诊断。那么如何去破解‘装起搏器不能MRI’这个难题呢,目前的解决方法就是安装抗核磁共振心脏起搏器。”

  刘敏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能兼容全身MRI扫描的起搏器对心律失常患者来说有着巨大需求。因此,对于有MRI检查史或者建议MRI检查史、肿瘤疾病相关史、神经系统疾病史、骨科疾病史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植入抗核磁共振心脏起搏器。

  给“老哥俩”成功植入CRT-D心脏电生理治疗水平提升

  起搏器的功能不单单是治疗心动过缓。据了解,随着起搏器功能的不断完善和诊疗技术的提升,其在治疗严重心衰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终末期心衰患者可从中受益。

  近日,在电生理亚专业负责人李家岭的带领下,卢磊、刘敏等医生共同协助,为两位年逾八旬的老患者成功完成CRT-D(简称三腔起搏除颤器+心室再同步)植入术。“说起这‘老哥俩’,都是我们科的老病号,年纪相仿,同病相怜,这次也共同做了一次重大决定,进行该项手术治疗。”

  刘敏副主任中医师介绍,患者菅大爷今年85岁,之前因冠心病多次接受了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曾在多家医院的心血管科就诊,此次是因胸闷、憋喘入院治疗。

  经过检查,超声心动图提示,菅大爷心脏左心腔扩大,左室内径达70mm,EF值更是低至29%,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由于菅大爷心功能非常差,时常因突发胸闷憋喘入院抢救,虽然经过支架、药物球囊及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考虑到患者身体情况,卢磊副主任中医师为他制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及CRT-D植入术方案。在电生理亚专业负责人李家岭的带领下,卢磊副主任中医师、刘敏副主任中医师的协助下,2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仅隔数日,有着类似病情的赵大爷,也顺利植入了CRT-D。1个月后,两位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一起回院复诊。菅老爷子复查心脏彩超,左室内经缩小至60mm,EF值奇迹般到达48%,症状明显改善,老爷子笑着说:“本待归尘归土,岂料枯木逢春。”而赵老爷子的检查结果也同样得到极大改善,他感慨着“跟做梦一样……”

  据介绍,CRT-D全称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具有三大重要功能:一是当病人心跳很慢时帮助心脏起搏跳动;二是让心力衰竭的病人心脏收缩更加协调有效,改善心功能;三是当病人出现室速室颤时,该装置能自动识别及时进行电除颤,及时挽救病人生命,防止病人发生猝死。

  “与一般起搏器不同的是,它带有除颤装置,有心脏再同步化功能。在治疗心脏功能衰竭时,可使扩大的心脏缩小,防止患者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适应群体主要包括一些扩张型心肌病、缺血型心肌病心衰并且有高危猝死风险的患者。对于晚期心衰、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来说,通过这个手术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刘敏副主任中医师如是说。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心内科的起搏器电生理呈飞跃式发展,整体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成功挽救许多危重病人。”心脏电生理亚专业负责人李家岭主任医师表示,多个先进高难度手术的开展,以及科室诊疗水平的提高,标志着徐州市中医院在心血管专业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从传统中医药中汲取养分让患者治疗“心病”多个选择

  抱着“患者至上”的诊疗理念,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在发展西医技术的同时,始终不忘从传统中医药文化中汲取养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医治疗路径。

  中医认为,心律失常属“心悸”“惊悸”“心动悸”等范畴。针对轻度心动过缓患者,还没达到需要装起搏器的时候,或者病人害怕不愿意装起搏器,主张通过中药进行调理。“一些经典的方子,比如炙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之功效;归脾丸,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都可以调理心悸。”刘敏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

  对于功能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慌,中医药就较好地发挥了作用。患者赵先生,经常觉得胸闷、心慌、憋喘,尽管在当地医院做了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检查,却没发现什么问题。因为天天憋喘得厉害,痰液也特别多,赵先生忍无可忍,只好来到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向刘敏求助。

  针对赵先生的情况,刘敏副主任中医师开了些养心安神、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效用的中药让其调理。一个月后,赵先生来复查,自述感觉痰液明显减少,夜间呼吸通畅了,早搏症状也明显减少。“以前一直没查出来哪里有问题,我真的很绝望,但自从服了中药后,夜间睡眠质量变得好了,整个人的情绪也改善了很多。”赵先生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甚至青壮年,如果因焦虑导致睡眠不好,很容易出现心慌、不舒服等症状。对此,刘敏称:“在未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可以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可以采用温阳、益气、养心、安神、补血的方子来调理;如果患者是因思虑过度导致心火比较旺盛,则可能要疏肝解郁、清心安神。”

  去年,患者周女士因车祸惊吓过度导致夜不能寐。“她觉得随时有生命威胁,睡觉也睡不着,丈夫就只能在床边看着。”刘敏说,周女士曾到多个医院心理精神科治疗,但效果不好。随后,周女士到市中医院就诊,刘敏为其开具了清心安神的中药,在服用了2周之后,其症状明显好转。

  刘敏副主任中医师提醒:“整体观是中医的一个特色,就是要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无论是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病变,中医中药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治疗‘心病’多一个选择。”

       转自徐州日报2020.4.10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