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医院2014年度表彰会召开 会后签订综合目标责任书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院/徐州中医资讯:2月13日下午,徐州市中医院201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医院多功能会议室举行,院领导、中层干部和受表彰的个人代表及职工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总结表彰会前召开了医院四届八次职代会,王培安院长对医院门诊楼改扩建工程和购置新地块建设新医院方案向与会代表进行了详细说明,职工代表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以上两个方案。

  总结表彰上,王培安院长作2014年度工作总结、部署了2015年度工作计划,王心力书记宣读了2014年度荣获各级奖励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2014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结果,张基栋副院长宣读了2014年度“三新业务”及科研成果、论文表彰决定,刘峰副院长宣读了2014年度先进科室、优秀个人、先进个人、医德考评优秀人员表彰决定。会议由党委书记王心力主持。

  王院长说,医院成绩的取得是全院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对全院干部职工表示感谢。在过去的一年,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全面实施综合目标考核,完善“双向考评”机制,强化了职能部门为临床一线服务意识;编制床位发展至1200张,门诊量1503643人次,收治入院病人30203人次。重点学(专)科建设取得新佳绩,肛肠科被评为徐州市肛肠病诊疗中心,心血管科、皮肤科、针灸科、护理学通过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中期评估。科教研及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医院检验科承担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子课题研究任务;针灸脑病科、皮肤科分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脑病科获淮海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病理科、皮肤科、护理部等分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医院获首批国家级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两个全国老中医工作室通过省中医药局的中期评估;省名中医孙凤霞受聘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徐侠、令狐庆获第二批江苏省老中医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医院获“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临床教学基地”、心内科获“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育科研团队”。医院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第十三批爱卫工作示范单位”称号;获省2013年度“医学计量先进单位”荣誉;第三届“徐州市人民满意医院”称号。

  王院长指出了医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医院存在发展空间后劲不足,科室间发展不平衡,薄弱科室存在发展短板甚至倒退情况,人才梯队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医院发展指标与全省同级医院仍有差距,个别干部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2015年医院将立足改革创新,坚持稳中求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化学科结构,着力抓好内涵质量建设,打造中医药特色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显著的人民满意医院;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为引擎、实干为途径,不断开拓新领域,攀升新高度,推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后,王心力书记传达了市卫生局“做好春节期间医疗安全工作的通知”,对春节期间医疗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序、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会后,王培安院长与医院各科室主任签订了综合目标责任书。

  

    

  王院长与脑病中心主任孙菊光签订2015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

  王院长与心血管科主任张义勤签订2015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  

  王院长与骨科主任杨六中签订2015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

  王院长与总务科科长周惠红签订2015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

  附:各类奖项(部分)

  徐州市中医院2014年度科研成果奖

  1、孙菊光等完成“偏瘫康复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O合成酶和C-FOS表达的影响实验研究” 成果获淮海科学技术二等奖。

  2、王旭波等完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与中医中药诊治肛周、女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对比”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翟晓翔等完成“白藜芦醇对皮肤实体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葛梅等完成“浅插管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中的应用”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云玉慧等完成的“中医院校护生临床实习培养模式的研究”获第二届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医学新技术引进奖

  1、孙菊光等完成“四维立体针法临床应用”获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三等奖。

  2、张冰等完成“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结合醒脑开窍法在脑卒中的应用”获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三等奖。

  SCI论文

  李晨1篇,影响因子3.63

  曹永2篇,影响因子2.38

  “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奖

  一等奖

  1、四维立体针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孙菊光、史江峰、郭春晖等)

  2、泌尿系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郑典宝、荆志涛、王剑锋等)

  3、SCL-90量表及QLQ-C30量表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测量中的应用(常丽、王凌侠、刘晴等)

  二等奖

  1、儿童低剂量128层CT扫描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张颢、严金明、刘冬等)

  2、肿瘤组织ER、PR及PCNA表达的临床与病理对比研究(王旭波、张晴、张国廉等)

  3、CRRT联合强化循环维护治疗老年人AKI疗效观察(周文博、薛明、朱广军等)

  4、合并股动脉断裂的股骨粉碎性骨折血管吻合内固定手术(杨六中、沈金虎等)

  5、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病人抢救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李美娟、王 敏、夏小卉等)

  6、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黄秀、陈学玲、云玉慧等)

  三等奖

  1、升降散治疗血管性痴呆64例临床疗效分析(史江峰、孙菊光、郭春晖等)

  2、改良RPH术式(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许向彤、陈瑞超、王进)

  3、角膜内皮计在眼科临床的应用(闫鲁娟、陈浩等)

  4、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咽喉炎(徐泳、姜微、王雷)

  5、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综合优化治疗方案(王智明、周传礼、曹玉芝等)

  6、认知康复在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应用(周一娜、三 瑛、张冰等)

  7、聚乳酸防粘连凝胶滴注于暴露的喉返神经区域预防术后声嘶的临床研究(吴建华、鞠振国)

  8、锁定板治疗桡骨颈骨折(刘诗荣、惠正广、杨六中等)

  9、中医“冬病夏治”ACA方案在银屑病防治中的应用(翟晓翔、李敬果、唐志铭等)

  10、全腹腔镜下拖出式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 (尹斌文、张璞)

  11、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多学科联合护理(曹玉芝、陈学玲、云玉慧等)

  12、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与评价(常丽)

  13、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尔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王敏、李美娟、陈艳丽)

  14、亚低温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张迅)

  15、活血渗湿方湿热敷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谢可、黄秀、聂翠芝等。

        徐州中医咨询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