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朱老师,今天我们又是第一个来到的!”“李老师,你昨天留的家庭作业我如数完成了!”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一定以为来到了校园里,其实不然,这是徐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患者在和治疗师们打招呼。在这里,患者们都亲切地称康复治疗师为“老师”,在他们心里,治疗师就是教他们说话,教他们走路,引导他们重新走向社会的老师。
科室简介
徐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6年,是徐州市中医院特色科室之一。科室将现代康复医学与中医传统康复相结合,全面开展康复评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矫形器制作、针灸、推拿、刮痧、艾灸等诊疗项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科室分为成人康复和儿童康复两个部门。成人康复部每年为神经系统损伤、骨科损伤、慢病等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约700余例,康复有效率达98% 。儿童康复部每年为脑瘫、自闭症、智力低下、多动症,学习困难等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约80余例,60%以上能够适龄上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徐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以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在徐淮海经济区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康复医学科被江苏省残联,徐州市残联认定为江苏省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工程的定点机构。康复工程室参与云龙区残联为残疾人辅具适配的工作,每年为辖区内200余名残疾人进行辅具的评估与适配工作。各项业务目前在徐州市康复治疗中都名列前茅。2014年,张冰副主任医师被徐州市残联评为“徐州市首届最美康复人”。
打造学习型团队
康复医学科现有康复医师6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康复治疗师20名。史江峰主任中医师是徐州市第一位针灸学硕士研究生,张冰副主任医师是徐州市首位系统学习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神经内科医生,两位主任从事康复临床工作近20年,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将中西医理论相结合,带领大家潜心钻研传统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科室成员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青人,个个意气风发、雄心勃勃、脚踏实地、任劳任怨。30岁的康复医师三瑛说:“康复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近些年才引进中国,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所以要不断学习和创新,这样才能紧跟学科的发展。”的确,科室的每个人都抱着这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行工作和学习,他们每周上班六天,工作时间为病人治疗,中午吃完盒饭,利用休息时间集中进行理论学习或典型的病例进行评定与分析,确保治疗方案最优,治疗效果最佳。下午下班后,治疗师们分头去病区查房,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筛查,以免错过黄金恢复期。晚上回到家还要忙考研、忙论文、忙各种业务考试。即使每天只睡六小时,大家感觉时间还是不够用!清明前科室准备组织大家周日去大龙湖踏青放松一下,结果居然全体请假,理由仿佛商量好了一样,全都是有自己没完成的学习任务。张冰主任看着眼前这批好学上进的青年人,心里很自豪也很心疼,叮嘱他们要劳逸结合,要健康、快乐地工作。因此,每周六晚上他们自发加强身体锻炼——练习“五禽戏”,不仅强健个人体魄,而且要把这项传统的有氧运动和康复治疗相结合,运用到工作中。日前,在康复医学科承办的“第二次中国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委员会PT学组徐州分会技术沙龙”上,他们集体表演的五禽戏让与会人员更好地认识了有氧运动在康复中的运用,也更好的推广了有氧运动。
天道酬勤
张冰在科里开会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家人陪护也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他们的家庭对康复充满渴望,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2014年8月,成人康复部患者老王已经67岁了,患了脑中风,刚入科时左侧肢体动不了,是轮椅推来的,经过治疗,三周后站起来了!两个月后能独立行走了!现在,老王还时常来科里找治疗师指导一下步态练习,并鼓励其他患者树立信心、坚持训练,一定会像他一样好起来的!
儿童康复部为每位脑瘫患儿建立一份康复档案,针对每个脑瘫孩子的不同症状,集体讨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有3至7人专业团队对患儿进行运动、作业、言语、感觉统合训练、理疗、推拿、针灸、艾灸、音乐、中药水疗等方面的治疗和训练,每周、每月都进行治疗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他们还定期开展家长课堂,培训家庭护理知识,抓住每一个治疗时机以强化治疗效果。
2014年6月份儿童康复部新引进了一个治疗项目——引导式教育疗法,家长第一次接触引导式教育时觉得它没有一对一的课程有用。患儿小欣欣,刚开始接触引导式教育疗法时,家长就想放弃,但在付老师极力劝说下,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坚持了下来。现在她觉得在引导式教育里面孩子受益匪浅,不仅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还学会了自律,学会了模仿各种动作,学会了简单的发音,并逐渐懂得与小朋友之间互相交流。
小馨雨1岁多来康复医学科时连翻身和坐都不能,仅能躺在外婆怀里哭闹,按照治疗小组讨论制定的训练计划,经过一年多PT、针灸、推拿、中药水疗等具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现在牵着爸爸的一根手指就可以步行了;蛋蛋两岁来时还没有言语,只能用“啊啊啊”加上手势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通过言语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引导式教育结合经颅磁刺激等康复治疗,现在三岁半的他已经能够背着书包上幼儿园了。像这样成功的康复案例在康复科是数不胜数的。
面对患者家属感激的话语,张冰说,她热爱这份工作,感觉在这里每天都很充实。这几年,国家重视康复工作的发展,医院也不断加大对康复工作的扶持,外部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只有自觉学习,快速提高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才算的上一个称职的康复医生。
目前,徐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业务水平在徐州地区已经属于领先地位,但他们对此不以为意。他们不仅经常邀请国内著名康复医师举办学术会议,教学查房,同时还有计划的输送年轻治疗师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医院进修康复治疗技术。治疗师周一娜本科毕业后从事儿童言语康复工作3年,她去年在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半年,系统学习了言语治疗和认知治疗,回来后给孩子们上课感觉更是得心应手,孩子们上她的课很开心,也很投入,进步也更快了。她说要把进修带回来的资料经常看一看,温故知新!她要让更多的孩子会说话,让更多的家长笑起来!
“五心”精神谱新篇
康复医学科要求每个治疗师都要有“五心”精神,即热心、耐心、信心、细心、爱心。这一点,康复中心的每一位患者都深有体会。病人老贾训练时癫痫突然发作,即将发生窒息,PT治疗师刘天伟迅速进行抢救。为了巩固治疗效果,缩短病程,PT治疗师栗瑶每天坚持检查她布置的“家庭作业”,让患者有科学指导的自我训练。OT治疗师王瑾是个爱脸红的小姑娘,但她每天在为患者治疗时,却像个苦口婆心的老大姐,耐心劝说家属别焦虑,鼓励抑郁期患者树立信心。如果你听到训练大厅里一阵欢声笑语,那一定是治疗师们和患者在分享什么奇闻趣事,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人忘记这是在医院,忘记病痛的苦恼,仿佛回到温暖的家。“五心”精神,让患者走出了一条快乐的康复之路。
患有颈椎病的陈阿姨来科里理疗一周后,症状减轻了不少,同时还有个大发现,觉得理疗师小李姑娘业务好,态度好,性格也好,找到张冰主任,请她给自己儿子做个媒,在得知小李都快要结婚了时,陈阿姨直后悔没早点有这颈椎病,早点来到中医院治疗,错过了这么好的姑娘。像这样医患心连心的故事,在康复科里每天都在发生,患者老宋深有感触:我们在康复科治疗最大的感受是,这里像家一样,就像请个家庭医生来家治疗,既舒心,又放心!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康复中心有着这样一批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的年青人,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患儿背上书包跑进校园,会有更多的成人患者推开轮椅走上社会!
全程导医网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