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今,药品的第28次降价,在市民的冷淡与平静中悄悄走过了近一个月。
国家发改委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14%。而在不到半年前,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已经宣布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共涉及162个品种,平均降幅21%。据统计,10年左右的时间,药品降价的号角已经吹响了28次。
然而,28次的频繁降价并没有换来市民的叫好声,相反,市民对此的反映却越来越麻木。“我们没有感受到药品降价带来什么改变。”
医院患者并没有感受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各种名目的检查费、手术费、诊疗费、护理费、耗材费越来越多,越来越贵,和部分降价的药品费用比起来,占据了住院费用的大部分。
在药房买药的消费者也很少感到药品降价带来的惊喜。自从连锁平价药房进入我市后,已经打破了我市药房的价格坚冰,药房里的药品多年来已经不像医院一样,按照最高零售价出售。所以,每次降价消息一出,药房里的药价可降幅度一直相当低。例如,一个品牌的胰岛素,以前在医院的售价是一支80多元,在药房仅有60元左右。而降价后,医院降到60多元,药房降到了50多元。在药房的降价幅度只有几元的空间。
频繁的降价却从另一个方面触动了市民的神经,那就是:一些廉价的“老药”在降价声中消失了。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救命药”鱼精蛋白紧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每支售价仅十几元的鱼精蛋白,是一种心脏手术的必用药。降价后,因为利润下降,药厂不盈利而停止生产,这导致心脏病人的救命药大面积缺货,一些心脏手术不得不推迟甚至停做,医院和患者求药无门。
一些药品为什么在降价后难觅踪影?很多降价药品为什么从医生的处方上消失了?这也许是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关注的问题与监督的方向。
28次的频频降价,其实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应该落脚于“看病贵”。然而,对百姓来说,降药价却让他们一次比一次“没感觉”,根源在哪里?——只医“药”,不医“医”。药品虽然降价了,但医生的“大处方”仍然在,与“医”相关的检查化验费、器材费等仍在不断攀升,像心脏手术支架、白内障手术等疾病治疗中,药品份额只占一小部分,其他各种相关费用,尤其是支架、晶体等材料费,一直水涨船高,如何能让“看病不贵”?正像发改委自己承认的那样:药品降价只是治标之策,要真正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还是要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药分开来实现。
看来,要解决“看病贵”问题,即使药品价格再降28次,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治本”,只有从“医”“药”齐动手,同时,切断药品收入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否则,医院和医生在药品降价中遭受的损失,必然会通过其他途径拿回来。最终受伤害的,仍然是普通消费者。
药品28次降价 最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阅读下一篇
15.5元药品被医院卖213元 谁是暴力源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