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
● 他主持编写《中医内科学》等多部教材,创建内科学总论,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首倡“脏腑病机证素辨治”新论。
● 他深入到出血热疫区10余年,首倡“病理中心在气营”、“三毒”等新理论,并形成“瘀热”病机学说。
● 他擅长复合立法,组方选药,临床疗效显著。
周仲瑛:构建中医内科学体系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仲瑛,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为中医事业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从年幼随父在乡间治疗瘟疫,到深入疫区阻击流行性出血热病;从创建内科学总论,到提出“瘀热”病机学说;从抗击非典到走向甲型流感科研前线,周仲瑛始终在践行着中医的继承与创新。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周仲瑛写下“防疫清解方”、“防疫化浊方”,分别用于防治疫毒犯肺所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秽浊伤中所引起的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随后,紧急配制6000服颗粒剂送到灾区。不少人对于周仲瑛公开如此珍贵的处方感到不解,但他却说,“中医原本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周仲瑛对大医精诚最朴实的注解。
传统绝学实效为凭 复法组方显示奇功
30岁的奚先生半年多来感觉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而且有尿黄的症状,被诊断为“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经过1个多月治疗,仍没有改善。周仲瑛诊察后,为其开了理气化湿、清热解毒、祛瘀退黄的药。奚先生服药1周后病情有所改善,调理两周后黄疸稳步下降,肝功继续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周仲瑛主张,在处理这些证候兼夹、病机错杂的疑难病证时,需要将两种以上的治法联合起来应用,以取得更好效果,这种联合组方的方法就是复法。复法组方治疗疑难病,是周仲瑛最具特色的学术经验之一。
急症也是周仲瑛长期致力研究的领域。他用中医中药救治过大批急危重症病人,大量的治疗案例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于“中医是个慢郎中”的偏见。他认为,中医急症、疑难重症是最能彰显中医优势特色的领域,“继承发展中医急症医学是振兴中医药学的关键。”
仁心仁术济世救人 不顾风险深入疫区
20世纪70年代末,欧亚大陆出血热病开始肆虐。江浙一带是疫病流行的重灾区,周仲瑛临危受命,开始了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研究。
周仲瑛坚信实践出真知。为攻克流行性出血热,他先跟着查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治疗方案。之后,他带领研究团队在疾病流行最为猖獗的地区建立了临床研究基地。在防护设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周仲瑛设门诊、管病床,在临床第一线救治患者。
在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之后,他总结出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提出区别各病期特点,分别采用清气凉营、开闭固脱、泻下通瘀、凉血化瘀、滋阴生津和补肾固摄等治法,使许多患者获得新生。据统计,周仲瑛带领的团队共治疗了112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死率是1.11%,远远低于其他疗法。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朴实淡泊养生之道
年过八旬的周仲瑛,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见过他的人,常常好奇地询问他有何养生秘方。周老笑言,他的养生秘诀说起来非常简单:“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
周老的一日三餐就是老伴做的家常便饭,他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这就是周老的“吃的好”。
周老生活很规律,一般不过度熬夜。不论是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也不论周围安静还是喧嚣吵闹,周老都能“睡得香”。
80多年的风风雨雨,周老历经磨难和坎坷,但他都能心态淡定,做到宠辱不惊,即“想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