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是怎么回事?其致病因素有哪些?

  朱先生咨询:我父亲67岁,从年轻时开始吸烟,已有近50年的吸烟史。最近总说自己有口腔溃疡,并且老不好,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口腔白斑。请问:口腔白斑是怎么回事?其致病因素有哪些?

  徐州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姜莹医生: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 OLK)作为一类常见的具有恶变潜能的口腔黏膜疾病,被定义为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能擦去,也不能以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可定义的损害,属于癌前病变。其发病率为0.13%~34%,癌变率4%~13% 。

  人们对于口腔白斑,知晓率较低,所以误诊、误治率较高,有些患者道听途说,谈“斑 ”色变。但口腔黏膜上的白色病损不能轻易诊断为白斑病,还需与扁平苔藓、白色角化病等口腔黏膜病鉴别。如果白色病损与黏膜表面齐平,或去除周围刺激因素(如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后消退,都不是白斑病。

  活检是目前确诊口腔白斑病的“金标准 ”,还可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其癌变风险。

  姜医生表示,口腔黏膜白斑病因不明,与吸烟、饮酒、咀嚼槟榔等不良习惯有关。

  01吸烟是口腔黏膜白斑发病的主要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多,发病率越高。

  02喝酒是引起口腔黏膜白斑的另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03经常咀嚼槟榔,对口腔黏膜有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槟榔特别坚硬,咀嚼过程中有机械摩擦,同时槟榔碱像尼古丁一样,能够进入人体,刺激上皮细胞角化,容易长白斑。

  04其他诱因,包括经常食用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长期受高温刺激;没事习惯性咬颊或者咬舌;假牙长期摩擦颊黏膜,残根、残冠长期刺伤黏膜等。

  05另外,念珠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常与口腔黏膜白斑伴发,念珠菌感染会加强黏膜角化,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会让角化的细胞朝恶性方向发展。

  06还有证据表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也能够促进白斑上皮增长,甚至使正常口腔黏膜上皮朝白斑发展,朝癌前病变的方向发展。

  07维生素A、E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可能也与口腔黏膜白斑有关。

  姜医生提醒,预防白斑癌变,除药物外,杜绝不良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主要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01改变不良习惯。吸烟,酗酒(尤其是烈性酒),喜欢辛辣、烫的饮食,嚼槟榔等不良习惯,均是白斑癌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杜绝这些不良习惯。

  02去除周围刺激因素。残根、残冠、牙结石、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义齿、牙冠等)等长期刺激,易诱发白斑癌变,应及时去除。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