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如何做好体重管理?

    全程导医网 徐州导医纪实:黎先生咨询:我弟弟患抑郁症有2年多,经专科医院诊疗,一直吃药控制病情复发。以前他是很瘦的男孩,可这两年体重一直增加,从120斤长到170多斤。请问:抑郁症患者如何做好体重管理?有哪些策略?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二科副主任医师葛晓丹解答:抑郁症患者要做好体重管理,需分阶段制定个性化策略:

  阶段一:建立安全基线(1-2周)

  停止节食与称重,改为记录饮食情绪:用“饥饿-无聊-焦虑-疲惫”四象限记录每次进食前的心理状态,识别真正的生理饥饿信号。

  阶段二:微习惯干预(2-8周)

  饮食:将1个日常零食替换为高蛋白食物(如希腊酸奶),用蓝色餐具(心理学证实可降低15%进食量)。确保饮食多样,涵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偏好清淡、易消化之品,远离高糖、高脂、高盐诱惑。

  运动:每天进行5分钟“阳光散步”——户外光照可同步改善情绪与调节皮质醇水平。运动是控制体重的“超级英雄”!根据自身条件,逐渐增加运动量吧!

  药物管理:如体重增长>5%/月,可咨询医生评估换用对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

  阶段三:正念强化(8周后)

  练习“感官进食法”:将食物切成小份,依次观察颜色、嗅闻气味、感受质地,每口咀嚼20次。研究显示此方法可减少22%的暴食发作频率。转变消极思维与行为模式,减轻压力反应,遏制情绪性进食。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保持密切联系,分享心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是应对挑战的力量源泉。

  关键注意事项

  警惕代偿行为:避免用吸烟、过度运动控制体重,可能加重抑郁症状。

  设定合理目标:每月体重变化控制在2%-3%以内,重点关注腰围减少(内脏脂肪下降更利好健康)。

  善用社会支持:加入健康管理社群(如“抑郁期饮食互助小组”),群体监督可提升3倍目标达成率。

  超越体重的关怀意识

  请记住:体重数字不是自我价值的量尺。当你在练习健康管理时,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温柔的自我对话——那些为照顾自己身体所做的微小努力,本身就是对抗抑郁的英勇证明。允许自己在过程中波动反复,就像允许阴雨天与晴空交替出现。生命的修复永远值得耐心等待。用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瘦”益匪浅!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