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这是徐州医疗卫生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徐医附院神经外科于如同团队以脑胶质瘤分子靶点筛选及转化的关键技术创新项目斩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同时还获得2020年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在全省两大专业奖项评选中,他的团队全部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这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实干诠释,20多年刻苦钻研,他用厚积薄发践行初心使命,为服务患者殚精竭虑;
一把手术刀、一颗仁爱心、一生医者情……他,就是一辈子和临床、科研打交道的徐医附院神经外科主任于如同教授。
于如同教授科研团队
◆斩获两个一等奖,实现我市医疗卫生领域重大突破
2021年1月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揭晓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徐医附院神经外科于如同团队以脑胶质瘤分子靶点筛选及转化的关键技术创新项目斩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同时,于如同团队还获得2020年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在最终答辩环节中,该团队获得了35名评审专家的全票通过,以绝对优势位居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名。两大奖项评选中同时摘获最高荣誉,成为徐医附院乃至徐州医疗卫生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此次评选徐医附院荣获江苏省科技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取得奖项大满贯,总获奖数位居省内医院前列,不仅彰显了徐医附院在以价值观引领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上,狠抓科研管理,推动“人才学科战略”的建设成果,在促进学科建设、发现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进一步坚定了徐医附院作为淮海经济区医学中心的引领地位。
就徐州医疗卫生领域来说,两个一等奖的获得,是一次重大突破。
据了解,在这两大专业奖项评选中,我市医疗卫生单位此前最好成绩拿过二等奖;这次,能斩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不仅是徐医附院建院124周年来的头一次,也是徐州医疗卫生系统的一大跨越。“我们就是在寻求治疗脑胶质瘤的更好办法。”于如同介绍,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的绝大部分,是20-40岁青壮年男性的肿瘤死亡一大原因。
“脑胶质瘤很麻烦,比白血病的死亡率还要高;而且就目前的治疗手段来说,手术及放化疗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导致病人的5年生存率极低,这就给我们临床带来极大的难题。”于如同说,想要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办法,尽可能地提高脑胶质瘤病人的生存率,这是他确定科研项目的初心。
◆20多年厚积薄发,科研项目获得专业大咖肯定
对于如同来说,两个一等奖的获得,是一个阶段的总结。
“一般人可能想不到,我们研究的这个项目凝结着20多年的心血,为了能早日取得成效,我们没有一天不在努力。”对于如同来说,两个一等奖的获得,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
于如同介绍,通俗来说,想要实现对脑胶质瘤的有效治疗,需要找到大脑里的致癌位点(即关键分子靶点),然后令药物与靶点结合发生作用。可现实是,由于大脑的构造特殊,关键分子靶点不好找,且90%的药物进不到大脑里,所以治疗难以收到效果。
在这一背景下,于如同的科研工作一下子就明确了方向:一是从大脑里找到胶质瘤的有效分子靶点,二是运用纳米技术把药物递送到靶点上去。
1994年,于如同在华西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就围绕寻找分子靶点展开基础研究。2000年,他首次成功地从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克隆出人源性HIF-1α基因,其基因序列被美国科学院登记收录国际基因库(GenBank 序列号:AF304431),2001 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十大基础研究科技新闻”提名。
分子靶点找到了,接下来就是研究药物的递送系统。于如同带领着周秀萍、刘洪梅、刘雪娇、朱玉福、高尚锋等人,经过20多年的苦苦求索,在这一方向上取得新突破——掌握了脑胶质瘤靶点转化的关键技术。至此,他们的脑胶质瘤分子靶点筛选及转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告一段落,其成果也赢得了业内瞩目。
针对于如同科研团队的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美国科学家菲尔德等诸多业内大咖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成果转化有可能成为脑胶质瘤治疗的有效办法。同时,基于这项研究,于如同团队还获得了24项国家自然基金和3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资助,其科研实力大大增强。
◆心无旁骛搞科研,一切以患者需求为依归
我们都知道,科研创新是医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科研之路到底有多苦却鲜为人知。且不说,20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努力,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单就临床工作不耽误、埋头研究少挣钱、周围同事不理解等问题,就会吓退大部分人。而于如同显然属于少数人。
在读研、读博期间,于如同只要有时间,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各种查阅资料、积累文献。那时候,互联网技术还未兴起,一个新说法、一种新理念,都得翻阅大量纸质文献才能获得。那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方便拍照留存,保留资料的话,要么复印,要么手抄,很多时候,为了节省复印费,于如同就得抢抓时间奋笔疾书。
据说,因为脑子里想得都是研究课题,执行力又强,求学时期的于如同经常“开夜车”干活。每逢深夜,室友熄灯休息了,他还在埋头苦学;次日一早,书桌前依旧是他勤奋的背影。如此种种,同学圈里开始流传起于如同彻夜不睡的故事。
1999年,于如同博士学成回到徐医附院,继续着他的“白+黑”工作模式。白天,忙完诊疗、手术等工作,晚上就在原门诊二楼的一间小屋里搞科研。看资料、写论文、写标书,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有时候为了不打断写东西的思路,他就干脆放弃回家,窝在一张小折叠床上对付一宿。
“时间都哪去了?时间都用来搞科研了。”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于如同直言,人把时间用在哪,事实会说话。正是他把别人用来睡觉、休息、娱乐的时间,都用来搞科研,才会在没耽误一台手术的前提下,专注科研20多年,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从结果导向上来说,专注医疗科研,其实是对患者的另一种用心良苦。
◆科研与临床都要抓,用实干诠释大医精诚
科研是枯燥的,是磨人的,是不被人理解的。对于科研,他既有着坚定的信仰,也有着朴实的解读。医疗技术精湛是医生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但做医生绝不能止步于临床工作;一个真正的好医生,还要学会做科研,坚持临床与科研两条腿走路——因为科研是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关键。
“想要推动医学发展,必须要做科研。没有科研的临床服务,能走路但是走不远;没有临床指导的科研,一旦方向有误,转化就难以服务临床、造福患者。只有把临床与科研结合起来,坚持两条腿走路,这样的医生才算脱离了匠气。”
于如同指出,医生的本职就是治病救人,倘若病人治不了,就得想办法,而办法不是空想出来的,必须要展开科学研究。能静下心来、专注地去解决临床一个或两个问题,坚持做下来,总能为患者减轻痛苦的;这种好事不仅一定要做,还要号召更多人一起来做。
在于如同的引领带动下,徐医附院神经外科的一大批医生都积极投身科研工作,比学赶超,热情十足。
为了写好项目标书,周秀萍曾连续泡在实验室里10天没回家。今年春节,她回四川老家过年,除了陪家人吃个饭、聊会儿天外,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修改标书上。白天,她从山沟步行到镇上的网吧,把写好的标书通过电子邮箱发给于如同;等到于如同回复修改意见后,她抓紧改好,再进行一次传递。一来一去,每天不知要步行多少里,可她从不抱怨。
在这次申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的过程中,刘洪梅的身体出了点毛病,需要接受一个择期手术,手术原则上是越早进行越好。然而,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课题答辩,做好充分的答辩准备,刘洪梅主动提出将手术延后,一切等答辩结束再说。
朱玉福、刘雪娇、高尚锋、李祥、解哨、解彦东、戚艳华……在于如同的科研团队里,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过“一切为科研让路”的故事。这些故事见证着他们的百折不挠、勇于突破,也彰显出他们的精诚为医、甘于奉献。
医海无涯,求索不止。在探索脑胶质瘤治疗新路径的漫漫征途上,于如同与团队还将迎难而上,勇攀新的高峰。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