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重点专科: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专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市首家妇科专科,在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综合实力领先。上世纪90年代,科室在徐州市率先开展了腹腔镜手术,2010年初成为江苏省首批准予开展四级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单位之一。
从传统妇科疾病诊疗到高难度微创手术,从普通妇科保健到妇科肿瘤综合治疗,徐州一院妇科始终以仁心仁术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目前,科室建立了以宫腹腔镜微创技术为核心的精准诊疗体系,构建起涵盖妇科肿瘤规范化治疗、盆底功能障碍修复、妇科内分泌疾病综合管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全方位诊疗平台。
科室下设妇科门诊、计划生育门诊、妇科病房、宫腔镜手术室和计划生育手术室等,开放床位50张,另配有VIP特需病房、抢救病房。科室配备多台德国STORZ 腹腔镜系统、奥林巴斯宫腔镜诊疗系统、美国强生超声刀、妇科专用LEEP刀、可视人流系统、阴道镜系统、CO2激光治疗仪、射频消融治疗仪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为女性健康提供精准可靠的硬件保障和技术支撑。


九秩年轮:从拓荒到领航
1935年,徐州一院前身铜山县立医院创立;
建国后,医院设立徐州妇产科门诊和病房;
1960年,在全市率先开展阴道内输卵管结扎、输卵管通液、宫颈癌广泛性根治术等;
1978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宫颈癌根治术、腹膜外子宫切除术、乙状结肠代阴道尿瘘修补术、宫颈冷冻术等,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1979年,妇产科副主任焦洁如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83年,妇科独立建科,开启专科化发展新篇章;
1984年,成立妇产科检验室,并与中心实验室合作,开展咨询门诊;
1985年,在徐州市率先引进宫腔检査镜,开展宫腔镜检査术;
1990年,率先引进并开展腹腔镜手术
……
进入新世纪以来,徐州一院妇科在夯实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形成了以微创技术为核心、肿瘤规范化治疗为特色、生育功能保护为优势的学科发展格局。科室具有妇科腔镜手术四级操作资格,妇科二类医疗技术操作资格,在常规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同时,在复杂病症、四级宫腹腔镜手术、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药物化疗、保留妇女生育功能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承担区域妇科疑难、急危重症抢救及会诊工作。
在微创诊疗技术领域,科室先后成功开展了巨大子宫肌瘤(直径>10cm)的腹腔镜下剔除术、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卵巢癌分期手术等恶性肿瘤的腹腔镜下手术;率先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腔镜技术及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处于区域领先水平;在宫颈癌的初期筛查、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手术及术后随访方面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治疗方案;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重度宫腔黏连分离,子宫纵隔畸形方面手术成熟,且对术后激素内膜修复治疗有独到见解。




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科室高度重视区域医疗学术交流。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建立深度技术协作关系,特邀该院妇产科沈杨教授(院长)作为特聘专家来院开展疑难病例会诊及手术指导,进一步提升妇科疑难重症诊疗水平;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机构联合举办多期淮海经济区女性盆底疾病专题培训班,通过线上直播手把手教学TVT-A、TVT-O等国际主流盆底重建术式,为提升本地区妇科技术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深耕临床:技术创新引领诊疗革新
作为徐州一院妇科学科带头人,刘永利深耕妇产科临床30余年,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手术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区域同道和患者心中享有盛誉。2021年,一位56岁的安徽患者因卵巢肿瘤侵犯范围广、手术风险高,辗转多地求医未果,最终慕名找到刘永利教授团队。面对这一复杂病例,团队迅速启动妇科肿瘤MDT模式,联合影像中心、病理科、肿瘤中心、普外·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药学部等多学科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在麻醉科的精准配合下,妇科团队联合胃肠外科成功实施了“全盆腔腹膜切除+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乙状结肠部分切除+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这一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体现了刘永利主任团队在妇科肿瘤领域的精湛技术与综合实力,更展现了徐州一院多学科协作在疑难重症中的诊疗优势。

科研创新:引领妇科诊疗新高度
科研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刘永利主任带领下,团队充分激发医务人员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能,在妇科疾病诊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主持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徐州市科技局、徐州市卫健委、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展基金(创新团队)项目、江苏大学临床科研基金课题近10项,科研经费达50余万元;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院新技术引进奖多项及Wiley杂志社论文“卓越贡献”奖。发表SCI论文10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引进诊疗技术6项,显著提升了妇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教学相长:医教研协同发展
作为临床、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团队,妇科始终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科室成功主办/承办多项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区域内妇科医师提供前沿学术交流平台;作为徐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全面承担本科生妇科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及实习带教任务;团队还承担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规培医师,基地老师多次获评“优秀带教老师”。



育才引智: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学科建设的根基所在。团队积极响应医院人才发展战略,大力支持青年医师通过医院实施的青苗工程、雏鹰行动、学历提升计划、进修提升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育项目不断提升自己,助力学科的创新发展。
在科主任刘永利的带领下,科室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培养策略:一方面选派骨干医师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将先进诊疗技术引入科室;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学历提升,郑小莉、仇影影医师先后考入苏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前沿领域不断探索精进。通过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妇科已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团队,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区域协同:共建共享,互惠共赢
作为医疗集团总院,妇科充分发挥区域引领作用,定期选派专家团队赴埇桥区中医院、砀山县中医院、萧县人民医院坐诊、手术及技术指导,建立“一院一策”精准帮扶机制,重点提升微创手术、宫腔镜诊疗等专科能力;同时通过接收进修、远程会诊、专题培训等方式培养基层人才,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妇科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公益担当:守护健康的时代答卷
在守护女性健康的道路上,科室始终践行“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医护团队多次深入焦山社区、和平社区、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等地开展“健康守护进万家”系列公益活动。
在妇科诊疗中,刘永利主任常常强调:“医生不能只在诊室看病。”对于情况特殊的患者,他总是主动留下联系方式,确保患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专业的指导。那部从不静音的手机,那些及时回复的微信,让医疗关怀延伸至诊室之外,温暖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大医精诚传薪火,援助济世显担当。多年来,徐州一院妇科团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医者使命,先后选派多位优秀医师援非、援青、援疆、援陕……不断擦亮医院的公益属性。
2001年,妇产科杨晓明主任应江苏省卫生厅选派,远赴非洲桑给巴尔市执行医疗援助任务。在为期两年的援非工作中,她克服语言障碍、医疗条件简陋等困难,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并荣获“中国援外医疗队先进个人”称号。
在中非建交50周年之际,副主任郑小莉作为中国(江苏)第28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成员,远赴坦桑尼亚执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她成功抢救多例危重孕产妇,其中子宫破裂产妇的救治过程被CCTV4《华人世界》栏目专题报道,充分展现了中国医生的精湛医术。她还积极参与当地医务人员培训,为提升桑给巴尔妇产科诊疗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2019年,主任医师曹振朗主动请缨参加援青工作。在海拔3300米的兴海县人民医院,他克服高原反应,累计完成手术200余台。他不仅注重临床救治,更着力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选派骨干外出进修、筹建病理科、完善诊疗规范、开展业务培训,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因突出表现荣获“对口支援青海先进个人”称号。



2022年,邱爽医师赴陕西陇县开展为期半年的对口帮扶。她深入基层,参与“三下乡”义诊活动,为偏远山区群众送医送药;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专题讲座,帮助提升当地妇科诊疗水平,获得受援单位的高度评价。
2025年,副主任医师宋春环作为新一批援非医疗队成员,也即将启程前往圭亚那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未来展望,打造妇科诊疗新高地
展望徐州一院妇科的未来发展,科主任刘永利表示,团队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1. 进一步细化亚专业方向,如妇科肿瘤、宫颈疾病、盆底功能修复、妇科内分泌、妇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领域,致力于提升诊疗效果,打造特色鲜明、技术领先的专业团队。
2. 加强妇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培养更多优秀的妇科专家;加强与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学科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3. 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妇科专业人才,进一步拓宽科研领域,推动妇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力求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4. 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诊体验,确保每一位女性都能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专业、贴心的诊疗服务。(图文/仇影影)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