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活泼好动的天性逐渐表现出来,尤其是2岁以上的宝宝,好奇心越来越强,自己又有了一定的活动能力,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什么东西都喜欢摸摸动动,喜欢把手指伸到门缝里、抽屉里,宝宝手指细,稍不注意就会挤伤手指。另外宝宝喜欢拿一些比较闪亮的东西,比如小刀、剪刀、玻璃片等,稍不留神就会把细嫩的小手割伤,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宝宝手指受伤处理方案。
宝宝手指夹伤怎么办?
首先,家长们应该注意以下这些地方较容易造成宝宝小手夹伤:房门、窗、抽屉、汽车门、冰箱门、衣柜门等。活泼好动的孩子尤其容易出现小手夹伤。夹伤后轻者出血肿胀,重者可引起断指、指甲脱落等。因此,家长在看护时一定要多加留意,预防此类状况的发生。一旦宝宝的小手被夹伤了,以下救治措施可供家长借鉴:
首先要安抚宝宝,如果小手出血了,可先用碘伏消毒,再用纱布包扎。
如有伤口,应消毒。用冷毛巾或冰袋将受到挤压的部位冷却,可以减轻疼痛。
如果夹得比较严重,可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然后送往医院检查。
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发生了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如果指甲脱落,不可在家处理,应包扎后送往医院请医生处理、缝合,否子自行处理可能会导致将来宝宝指甲变形。
疼痛剧烈时,一时很难判断是肌腱受伤还是骨折。这时为减轻疼痛可以冷敷,但决不能揉或牵拉受伤部位。
小儿慢性骨髓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本文Tag:来源:中国早教网 2010-07-15 (一)发病原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病程较长并合并有窦道者,常有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骨髓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有以下3种:
1.血源性感染 发病前大都有一个未曾正确处理的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疔痈、扁桃体炎等。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被带到骨组织而发生骨髓炎,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在临床上,由血源性感染途径而发生的骨髓炎称为血源性骨髓炎。
2.创伤性感染 如刀伤、弹伤、开放性骨折或闭合性骨折,或关节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等情况,病原菌直接由伤口侵入骨组织,引起骨髓炎临床上称为创伤性骨髓炎。
3.蔓延发生感染 即直接由邻近的化脓病灶蔓延到骨组织而引起骨髓炎,如指(趾)端感染引起的指(趾)骨髓炎,临床上称为感染性骨髓炎。
上述3种感染途径以血源性骨髓炎发病率最高,其发病部位,多在长管骨,尤其是下肢骨,如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其发病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胫骨、股骨、肱骨、桡骨、髂骨、脊椎骨等。
(二)发病机制
一般将急性骨髓炎经过3周以上的治疗尚未痊愈,或急性炎症消退后,出现死骨,窦道者则转为慢性骨髓炎。
其病理改变比较复杂,包括死骨,新生骨形成的包壳,死骨周围有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和脓液。当脓液向软组织扩散,使皮肤破溃形成窦道,排出脓液和小块死骨之后,急性炎症可逐渐消退,窦道口便暂时自行封闭。每当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则会出现急性炎症发作,局部渗出物增多和张力增高,使原窦道再开放,自行引流脓液。如此反复发作,直至病灶被彻底清除方可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