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经常在各类媒体上看到或听到中学生暴力滋事事件,有中学生打伤同学的、打伤父母的,还有打伤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的。痛心之余,真为这些中学生惋惜。心理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学生完全是心理病态使然。
徐州心理中心专家介绍:学生暴力事件在国内外都存在,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欺负”行为。暴力事件往往发生在十多岁但又未成年的中学生身上。现在的中学生打架或打家长已不是单纯的打同学或伤害家长,它与学习压力大、上网、早恋、抽烟、吸毒、盗窃相关,诱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犯罪少年。出现这些问题,原因不仅仅是中学生的素质差,更多的是因为心理病态。中学生的心理病态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因素影响有关,与学生自身学习上的困难有关。这些不良因素会使一些中学生形成所谓的愤懑情绪,若这种情绪越积越多,又压抑太久无处发泄,少数中学生的性格就会变得越来越怪癖、暴躁,一旦和别人相处不好,或被别人排斥,或经不起诱惑,或无理要求得不到支持,就会打架斗殴,制造事端,伤害同学或家长,有的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学生的病态心理,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老师应高度重视,与他们多沟通,少批评多鼓励,一旦发现学生心理异常,及时开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徐州心理中心专家介绍:同时,由于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凶杀、抢劫、色情等事件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影视、网络上的凶杀、抢劫、色情等镜头频频出现,这都对中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坚决打击和取缔污染社会的场所,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十分必要。学校、社区、家庭三者应紧密配合,尤其是家长在这方面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及时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辨别真、善、美,懂得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笔者衷心希望那些陷进迷途的同学能“大彻大悟”,走出心理误区,端正人生态度,积极地面对问题、正视问题,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毕竟读书学习是中学生的第一任务。还是老话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