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高兴时,会“喜形于色”;恐惧时,会“面如土色”;焦虑时,会“愁眉苦脸”;羞愧时,会“面红耳赤”……这些都是心理状态在皮肤上的表现――心理包袱的加重,可以引发多种皮肤病。所以――
护肤,从心理开始
案例:从皮肤科转来看心理医生的吴小姐
吴小姐是从皮肤科转来看心理医生的病人。大约1年前,吴小姐感觉大腿根部时常瘙痒,起初她还不很在意,只是时常搔抓,感觉尴尬,而后发现敏感部位长出一些粟米大小的丘疹,并逐渐增多融合、变厚成铜钱大小的一块。吴小姐大惊失色,赶紧上医院检查,抽血化验均为阴性,皮肤科诊断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此后,杜小姐辗转于各大医院及药房,先后采用内服外涂甚至局部封闭注射等多种治疗措施,但始终疗效欠佳。 1年来皮疹时好时坏,一遇工作紧张就加重,休假或心情放松时略有改善。
心理医生的分析:过度压抑正常欲望
为了解开吴小姐的患病原因,心理医生开始深入了解她的个人生活经历。吴小姐出身农村,家境贫寒且自幼丧母,下面还有弟妹,父亲家教甚严。她靠着10年寒窗苦读,终于考入北京的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公司工作,收入丰厚。然而,她的个人感情生活却并不顺利。上大学时她曾暗恋同班的一位男生,但为了父亲期盼的目光和弟妹们的成长,她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大约两年前,吴小姐与自己的上司在工作中擦出火花,感觉久违的激情又萌发了。但是,为了职业前途,她再次选择了压抑。1年前,在一次酒会后,两人因抵抗不住诱惑而“越轨”。此后,吴小姐常常深深自责,并焦虑不安,甚至夜里经常做噩梦。她觉得公司上上下下都对自己鄙视、怀疑,因而产生了深深的罪恶感。3个月后,她出现了本文开篇的“皮肤问题”。
皮肤与心理息息相关
从解剖和生理学上说,在每1平方厘米的皮肤里,就有1000米长的神经纤维,人的精神状态、心理变化经过神经传递,对皮肤影响极大。人在恐惧时,血管会出现痉挛,皮肤供血不良,因此会出现皮肤苍白、易产生皱纹等问题;而精神创伤、心情忧郁等精神压力,一方面可使植物神经失去平衡而影响皮肤的营养,使之干燥、松弛、失去光泽,另一方面还容易导致激素失调、内分泌紊乱,使皮肤过早衰老,还会降低皮肤的免疫力而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多愁焦虑的人,眉间和额部的皱纹会比一般人多,而且会渐渐趋向于一种忧郁面孔。
皮肤是一种心理器官
让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由于各种心理和情绪而导致的皮肤反应吧:人在高兴时,可以“喜形于色”;恐惧时,可以“面如土色”;焦虑时可以“愁眉苦脸”;羞愧时,可以“面红耳赤”;盛怒时,可以“怒发冲冠”,这些都是心理状态在皮肤上的表现。
很少有人知道,皮肤也是一种心理器官。由于在胚胎发育上,皮肤与神经系统“同宗”,所以心理因素可波及皮肤。紧张、焦虑等情绪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甚至发生内分泌功能失调,促进血管壁或组织细胞释放缓激肽、组胺等介质,后者作用于靶组织引起一系列反应:如皮肤血管收缩、扩张,汗腺、皮脂腺分泌,立毛肌收缩甚至刺激角质形成和细胞增殖等,诱发或加重原有皮肤病。此外,争强好胜、欲望高、办事过分认真的人易患神经性皮炎;自幼有某些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过度服从的人易患慢性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