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谈糖尿病并发症防治

  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与合并感染又是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据统计,1992年中国因糖尿病足住院的患者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12.4%,其中截肢率为7.3%。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使患肢的创面愈合率达到87.6%,截肢率降为1.7%,免除了许多糖尿病患者的截肢之苦。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

  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颜色紫绀或苍白,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

  一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

  二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轻度蜂窝组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

  三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组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四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五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尸干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糖尿病足的分级处理

  临床上,根据糖尿病足的不同病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可以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糖尿病足一级的处理:内服药: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可选用丹参、川芎、赤芍、当归、银花、连翘等。

  局部处理:若肢端供血尚好,创面较小,应尽早逐渐清除溃烂组织,有利于溃疡愈合。若下肢供血不足,并发症较多,应选用胰岛素和抗生素积极控制糖尿病及感染,待肢端供血得到改善,再做清创处理,并给予活血化瘀,去腐生肌药物外敷。若有水疱、血疱,应在严格消毒条件下,选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容物抽出,使其干瘪,并涂以2.5%碘酒预防感染。若有鸡眼、胼胝,应做部分或全部切除,涂以生肌散、生肌膏或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二级的处理:内服药:在严格控制糖尿病及感染情况下,可静脉点滴川芎嗪、丹参、血栓通注射液等活血化瘀中药,改善肢端血液循环,同时内服以活血通络,解毒化湿为主的中药,可选用丹参、赤芍、当归、地龙、银花、蒲公英、赤小豆等。

  局部处理:局部红肿者,可涂中药黄连、黄柏、马齿苋、大黄湿敷,以消炎祛肿。已形成脓肿者,应切开排脓引流,保持引流畅通,但避免挤压或过分冲洗,以免感染沿肌间隙蔓延扩大。若出现较多的坏死组织,采用蚕食的方法逐渐清除。可在坏疽创面贴敷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中药粉,以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糖尿病足三级的处理:内服药:在积极控制血糖及感染的情况下,可内服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的中药,可选用银花、连翘、黄芩、丹皮、马齿苋、黄柏、苍术、薏苡仁等。

  局部处理:对局部脓肿应及早切开排脓;对口小腔大的坏疽应扩大切口,保持引流通畅;对局灶性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在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后,手术清除;局部创面比较清洁红润者,可用生肌玉红膏,但局部仍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糖尿病足四级的处理:内服药:该级坏疽严重,应选用有效抗生素静脉点滴,如加大抗感染力度,并加大活血化瘀、改善循环与微循环的药物,积极控制心肾脑及其他急慢性并发症。中药应辨证论治:热毒重应加强清热解毒,湿热重应清热利湿,血脉阻滞应加大活血化瘀作用,创面新鲜,久不愈合应益气养血促进创面愈合。

  局部处理:对疑有厌氧菌感染或窦道较深,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局部可敞开创面,高压氧舱或红外线照射。干性坏疽处理:干性坏死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后,可自足趾基底切除。如足背足底发生部分干性坏疽,可将坏死足趾连同跖骨部分截除;多个足趾坏疽并波及跖骨坏死,可做跖骨部分截除;对骨质破坏感染者,除积极抗感染外,在清创时应对已失去生命力,脱离骨膜的死骨加以清除。

  糖尿病足五级的处理:该级是极重度坏疽,应在严格控制血糖、感染的情况下,做截肢手术治疗。

页次:[1] [2]      下一页

编辑精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