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疾病,不同的结局

   编者按: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专科医学硕士、科室副主任高凌说,15年前,每当病房住进一个糖尿病病人,上级医生就会将年轻医生喊到病人床前,认真地讲解这在当时相对稀缺的病例。然而今天,不仅在内分泌科,就是在外科、妇产科,也经常有病人合并糖尿病。光是会诊,就会让内分泌科医生很忙碌。高凌医生讲了几位糖尿病病人对待疾病的故事,希望对读者有所借鉴。

  每天一斤白酒和五碗红肉

  45岁的崔先生,已是9年病龄的糖尿病病人了。提起自己的疾病,崔先生一脸的懊悔。

  崔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生性豪爽,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每个周末,崔先生总是和朋友在酒桌上度过。对朋友的诚意,使崔先生的酒量由最初的三两四两,发展到一斤。对酒的偏好,使崔先生对肉更是情有独钟。但与他人不同的是,崔先生最爱吃的是红烧肉,并要五碗才能解决一斤白酒。崔先生的酒量、肉量,使他的体重与日俱增,到30岁时,身高170厘米的他,体重就足足达到90公斤。

  正当“崔一斤”的美称不胫而走时,崔先生发现自己出现了头痛、头晕、眼花等症,到医院就诊时,才知自己已是高血压、糖尿病病人了。

  于是崔先生开始了同高血压、糖尿病的终身抗争。即使朋友之间相聚,他也不会再沾一滴白酒了。面对美味佳肴,也总是筷子伸到盘边又收回。故此,9年来血压和血糖都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两个糖尿病之家的不同结局

  张家和李家是两个不同也不相关的家庭,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这两家都可谓糖尿病之家。

  张家的两姐妹,小妹是糖尿病,大姐在40多岁就因糖尿病而双目失明,在失明不久便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大姐的儿子也在40岁患了糖尿病。

  和张家不同的是,尽管李家四姐妹都是糖尿病病人,但至今她们仍然相对高质量地活着,如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了。但更让人欣慰的是,四姐妹的后代中,至今无一人患上糖尿病。

  为什么结局会如此不同呢?原来,主要是由于对糖尿病重视程度和就医条件的差别所决定的。

  张家姐姐生活在小城镇,文化的差异、经济上的限制,使她直到走路心慌气急到医院看病时,才发现自己已是重症糖尿病病人了。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她没有在医院接受系统的糖尿病治疗,也没有参加过任何防治糖尿病的知识培训,实在病得受不了,便到医院看一次门诊,或是听信某种偏方随意地治疗。结果,她的病情急转直下,早早地双目失明不说,很快便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不治而亡。

  他的儿子也因为没有接受过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没有及早在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没有做好预防工作,结果步了其母的后尘。

  较之张家姐妹,李家四姐妹则比较幸运。由于她们四姐妹均患糖尿病,使她们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非常重视糖尿病。当她们的后代意识到自己比那些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发生糖尿病的机会要高出50%时,便早早地开始了对糖尿病的预防。这四个家庭除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每个家庭都备有电子血糖仪,孩子们很小便学会了测量血糖。

  大意“失足”

  54岁的张先生是市区一家化肥厂的工人。4年前在一次体检中,张先生被告知血糖增高。张先生不愿意相信这张化验单。复查他的空腹血糖,仍然高于正常。即使如此,也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4年来,张先生一直是自己在家里服药,从没有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专科接受过系统的治疗。

  由于太过于相信自己的抵抗力,张先生至今没有认真读过一本糖尿病防治知识的书籍,也没有到医院参加过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直到他的左脚发生糖尿病坏疽而不得不截肢时,才住进了医院内分泌科。那是羊年的春节,张先生喜气洋洋地买了双新鞋,上脚时太挤,张先生脚的皮肤被挤破了皮,这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年后,他仍然同过去一样回老家农村小住几月。脚的破溃处却迟迟不能愈合,创面越来越大。远离城市的张先生便入乡随俗地用灶灰撒在溃烂处,污染使足部的感染越来越严重。张先生出现了高热、昏迷症状。等家人闻讯将他送到医院时,已发生了酮症酸中毒。他的足部由于严重的坏疽,在他血糖稳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得以纠正后,医生还是将他转入骨科,进行了截肢手术。专家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接受一次足部检查以识别高危足的状况。这些检查包括对足的保护性感觉、足结构和生物力学、血管状况以及皮肤完整性的评估。 

编辑精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