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结构与胆石病

胆石包括原发于胆囊和原发于胆管系统的结石,二者在发病机理和临床过程上均有显著的差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胆石病的发病越来越多,据抽样调查结果,目前我国胆石病的发病率在成人中已达到10%,其中80%为胆囊结石,而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约占31.7%71.4%。摄入动物蛋白、动物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过多的人,在胆囊内形成胆固醇结石的机会明显增加。

  近二十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精制食品、动物类肉食品及油脂类的摄入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疾病谱的变化,胆囊疾病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其次,肥胖是胆石病的另一危险因素,胆囊结石的平均相对体重比正常人高。

  胆囊结石可终生无症状,称为静止性结石。发作时则可表现为胆绞痛或急、慢性胆囊炎,结石进入胆总管可继发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甚至引发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还可致胆囊十二指肠瘘,结石经胆囊排至小肠,还可引起胆石性肠梗阻。以上病变不仅破坏胆囊功能,还会形成病灶,在长期慢性刺激下,胆囊结石可能诱发胆囊癌。

  胆石病特别是胆囊结石的发病,主要做好两方面的预防工作:

  最重要的是合理膳食,提倡有规律的饮食,过量的饮食,偏爱肉类食物和精米精面,一味追求过精、过荤的食物,容易导致胆囊结石,因此,我们提倡饮食要节制,吃饭吃七八分饱,吃肉类食物和脂肪要适量,少吃精米精面,多吃一点高纤维素和鱼类食品。同样过度节食不仅可以导致营养不良,同样也增加胆石症的发病率,有规律的饮食使胆囊定时排空,胆囊不排空形成胆汁淤滞,这时细菌在胆汁中过量繁殖所产生的酶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引起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进而促发胆石形成;因此,长期过度节食,尤其是经常不吃早餐或饮食不规律是胆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当予以纠正。

运动与合理膳食是克服肥胖的两个重要方式。现在人们生活舒适了,运动少了,出门打的,上楼乘电梯,结果人们肚子大了,身体胖了,手脚笨了。肥胖者的胆汁呈胆固醇高饱和状态,可促使结石形成,适量运动后体重下降时,胆汁呈胆固醇不饱和状态,不易形成胆固醇结石。因此,适量运动对预防胆囊结石是有一定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