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儿童医院儿科专家孙邡:儿童肝母细胞瘤 必须了解的三方面

  全程导医网 病例分析/徐州儿科频道近年来,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大约有3亿14岁以下儿童,平均每1万个儿童中,就会有1个恶性肿瘤患儿;且发病率正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在儿童腹部恶性肿瘤中,肝母细胞瘤发病数量位居第三。

  徐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孙邡介绍,肝母细胞瘤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90%的患儿发病年龄在三岁以下,以男孩多见。而科室一年会遇见20例左右,并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

  在孙邡副主任医师的讲解下,跟随具体病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肝母细胞瘤不可不知的三个方面。

图片

  孙主任正在和家属交谈

  早期症状不典型,家长要勤摸肚

  病例一:2岁3个月的艾艾有些发烧,最高时达38.5℃,但是精神挺好,饭也吃的不错。家人没怎么重视,晚上睡觉前换衣服,妈妈还笑着对爸爸说,你看艾艾的小肚子越来越圆了。两天后,艾艾热度未退,家人有点担心,带去医院检查后,家长才知道艾艾肝脏上居然长了一颗肿瘤!经过手术后,医生从艾艾的腹腔里取出了一个12cm*12cm*8cm大的灰白色肿块,病理诊断为肝母细胞瘤。艾艾妈妈特别内疚:“一直觉得小孩子肚子都比较大,谁能想到竟然是瘤子的原因。我怎么就没想到摸摸她的肚子呢?”

  孙邡副主任医师说,肝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孩子也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孩子会逐渐出现腹部膨隆、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发热、黄疽等表现。“肝母细胞瘤的患儿,往往是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换衣中无意摸到右上腹有包块而发现的,有些是孩子患其他疾病做检查时发现的,一旦患儿出现症状,发现时多已为中晚期。”

  孙邡呼吁广大家长,平时要常摸摸孩子的肚子,可以早期发现及时诊断。

  手术切除为主 多学科联合治疗

  病例二:小石头被确诊为肝母细胞瘤的那天刚满一岁,影像显示他的病灶已经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指征。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医生为小石头制定了先化疗再手术的诊疗方案。经过4个疗程的化疗,小石头的肿瘤缩小,远处转移灶消失,满足了手术指征。最终医生为小石头完整切除了肝脏肿瘤。

  随着医学的进步,多学科联合诊疗对于肿瘤患者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孙邡副主任医师说,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肝母细胞瘤患儿长期存活的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化疗、药物的进步都对肿瘤预后起到很大的作用。

  “多学科联合会诊,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及的MDT,在提高肝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率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目前肝母细胞瘤的5年存活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图片

  孙邡呼吁广大家长,肝母细胞瘤虽然是恶性肿瘤,但并不是不治之症。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在剩余肝脏功能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儿童最多可以切除约85%的肝脏。所以积极治疗,预后还是不错的。

图片

  孙主任在检查患儿恢复情况

  儿童体检:3-6个月做个彩超 性价比高

  病例三:张女士带8个月的儿子去社区体检,正好遇到社区工作人员在宣传儿童肿瘤防治的知识,于是她带着胖嘟嘟的儿子去做了个彩超,没想到却发现儿子的肝脏上长了4cm大小的包块。去医院做了系统检查后,确诊为肝母细胞瘤。因为发现的早,张女士的儿子目前恢复良好。

  彩超,简单的说就是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再加上彩色多普勒,对于儿童腹腔内的实体肿瘤可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做个彩超,百十块钱,简单快捷没辐射还安全,性价比高。对于儿童来说,3-6个月可以做一次,没病家长放心,有病能及时发现,早诊早治,对于肝母细胞瘤的预后至关重要。”孙邡说。

图片

  本期专家:孙邡,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徐州市普外科学组委员。200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儿科系,后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一直从事于小儿外科临床工作。

  擅长方向:对小儿急腹症、小儿肿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消化道出血、小儿便秘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对小儿多发病、常见病的微创手术较为擅长。

  专病专科门诊:周四全天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