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说到肺功能,家长都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做肺功能检测要“吸吸吸--吹吹吹”?为什么大小孩子肺功能检测方法不一样?如果孩子配合不好,检查结果是不是就比较差?···
徐州市儿童医院呼吸内一科专家解答:首先解释一下肺功能检查的原理。在平静状态下,我们每次一呼一吸,进出呼吸道的气体量称之为潮气量,潮气量足够供应平静状态下的身体代谢所需。一旦活动量增加,潮气量就不足以提供身体呼吸的需要,我们的呼吸系统有很强的代偿功能以提供运动下或需氧要求增加时身体的能量所需。如果要测量呼吸的代偿能力,就需要检测除潮气量外更多的指标如用力自主呼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残气量等。在平静吸气末,我们一次性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称之为补吸气量,潮气量加上补吸气量称之为深吸气量,深吸气末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称之为肺总量,肺总量应等于用力自主呼气量与功能残气量之和。用力自主呼气量反映的是肺通气时能发挥的代偿能力,它在肺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高,残气量越小,肺功能就越好。


所以,我们行用力自主通气这样的肺功能检查时要先“吸吸吸”,才能让呼吸道最大程度地舒张获得肺总量,接着“呼呼呼”,在呼气相检测到的用力自主呼气量才更接近实际深呼气量,反映真实的肺功能代偿能力。
现在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检查不适用于所有年龄的儿童,5岁以下的儿童,是很难配合医师的指令完成用力自主通气这样的肺功能检查的,这时候我们可以进行潮气功能检查,反映的是平静呼吸下呼吸功能的水平。尽管不能反映呼吸功能的代偿能力,但如果潮气功能检查下降,说明肺功能的下降已经超出了代偿范围,说明存在比较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性障碍了,对医生的临床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进行用力自主通气检查时,会在电脑界面上放一个气球或蜡烛的动画,指导孩子如何用力呼气,由于儿科的特殊性,有的孩子需要多次检测才能成功。每当家长拿到“通气功能障碍”的报告时,常常会焦虑上头:孩子配合不好,会不会检测的结果不真实呢?是这样,如果孩子吸气时吸气量不足,是没有办法完成一次有效的用力呼气的,医生的需要的用力自主通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等指标测不出,则该次检测被认为不成功,是不会记录在案,医生会再次检测。如果一直不能完成检测,医生也会如实告知,换用其他方法进行肺功能检查。对于能完成检测的,医生也会多次检测,检测系统会选取最好的一次进行报告。所以只要能拿到报告,报告就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医疗效力。如果报告提示“存在通气功能障碍”,需要咨询医生进行临床干预,你要知道这个结果,并非孩子不为也,乃不能也。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