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失眠已成为许多人的困扰。据相关数据显示,
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受到失眠问题的影响。
夜幕降临,别人酣然入梦,失眠者却躺在床上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这种滋味,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失眠症,看看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应对。
一、什么是失眠症
失眠症,简单来说,就是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但你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并且这种情况影响了日间社会功能 。它不仅仅是偶尔睡不着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持续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入睡困难
上床后30分钟以上仍无法入睡,脑海中思绪万千,身体也难以放松下来。
2睡眠维持困难
夜间频繁醒来,每夜觉醒次数超过2次,而且醒来后很难再次入睡。
3早醒
比预期起床时间提前1 - 2小时醒来,之后便难以再次进入梦乡。
4日间功能损害
白天感到困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也容易变得不稳定,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接踵而至。
二、失眠症的原因
失眠症的成因较为复杂,涉及生理、心理、环境、生活习惯、药物等多个方面。
1生理因素
内分泌失调,像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会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干扰睡眠;慢性疼痛,如关节炎、头痛等,身体的不适会让人难以入睡;呼吸问题,例如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睡眠中呼吸中断,引发觉醒;消化系统问题,像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刺激食管,产生烧心感,影响睡眠。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眠的发生率也会有所增加。
2心理因素
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心理因素。当面临工作任务繁重、经济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情况时,人们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这种情绪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
3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不佳,如噪音过大、光线过强、温度不适宜、床铺不舒适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比如,住在马路边的人,可能会被车辆的噪音干扰,难以入眠;夏天室内温度过高,会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4生活习惯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如频繁倒班工作、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睡眠紊乱;饮食习惯不良,晚餐过晚、摄入过多咖啡因或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使人兴奋,影响睡眠;缺乏运动,身体能量消耗减少,新陈代谢减缓,也不利于睡眠。
5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失眠,如抗抑郁药、高血压药、支气管扩张剂等。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等问题。
三、失眠症的危害
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诸多危害。
1损害身体健康
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引发感冒、肺炎等疾病。长期失眠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血糖、血压升高,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此外,失眠还可能导致肥胖、皮肤老化、脱发等问题。
2影响心理健康
失眠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密切相关。长期失眠会使人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
3降低生活质量
失眠会导致白天疲劳、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在生活中,失眠患者可能会因为精神状态不佳而无法享受正常的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4增加安全隐患
失眠患者在驾驶、操作机器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中,容易因为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事故,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四、如何应对失眠症
如果你正饱受失眠症的困扰,不要惊慌,以下这些方法或许能帮助你改善睡眠状况。
1改善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创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调节好室内温度;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干扰;避免睡前剧烈运动,可在白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要离睡眠时间太近;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晚餐不宜过饱,可适当摄入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燕麦等。
2心理调节
学会放松自己,减轻压力。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也可以在睡前泡个热水澡、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身心得到放松。此外,要调整心态,不要过分关注睡眠问题,避免因为担心失眠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3治疗基础疾病
如果失眠是由身体疾病引起的,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等,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从而缓解失眠症状。
4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失眠问题严重,通过自我调节无法改善,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可能会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方法来治疗失眠。药物治疗方面,会根据个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但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产生药物依赖和副作用;心理治疗常用认知行为疗法(CBT - I),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睡眠认知和行为习惯,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改善睡眠质量;物理治疗包括无创神经调控治疗、生物反馈、光照治疗、声音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失眠症虽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忽视它。了解失眠症的相关知识,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摆脱失眠的困扰,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睡眠健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都能安然入睡,迎接充满活力的每一天。
专家简介
王恒

副主任医师,国家心理治疗师,徐州医科大学兼职教师。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从医数十五载,积累大量经验,精神医学和神经内科兼修。
专业特长: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脑血管性疾病导致的精神疾病、老年痴呆以及酒精依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参与多项市级别课题。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