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12月6日迎来“大雪”节气。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无必然联系,但节气过后,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
中医倡导顺应自然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自然界收藏的季节,也是人体调养、蓄积能量、强化体质的良机。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此时,气血内敛,脾胃消化功能较为旺盛。恰当的进补有助于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储存,进而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
适宜进补的人群包括阳虚体质者、亚健康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脾胃虚弱的儿童以及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冬季进补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食物和方法,以实现身体调养和体质增强的目标。同时,进补时应注重适量,避免过度。
食补
在寒冷的冬季,许多人容易出现体虚、畏寒、手脚冰凉等症状。建议这类人群多食用温性、热性食物,如各种肉类,以补充体内热量、平衡阴阳,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同时,摄入新鲜蔬菜和谷物也能补充水分。
具体来说,适合冬季食用的肉类有牛羊肉、鸭肉、鹅肉、乌鸡、猪肉以及鳝鱼、鲫鱼等鱼类。羊肉性温,中医认为它能补血益精、舒筋活络,适量食用有助于增强体质、温补肾阳。谷类食物如小米、玉米、黑芝麻、红豆、黄豆等,与主食搭配食用,可调整膳食结构、提升食欲,并增强身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蔬菜类食物如韭菜、白萝卜、山药、莲藕、竹笋、香菇、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与肉类搭配烹饪,可确保营养均衡。此外,辅料如葱姜蒜、花椒、肉桂等,在烹饪时适量添加,也能发挥助阳作用。药食同源类食物,如百合、枸杞子、红枣、桂圆等,泡水或煮汤饮用,有助于巩固体内热量,起到固本培元、益气补血的作用。
但是在食用辛温性食物,尤其是肉类时,应注意控制摄入量,多饮用温水、多吃新鲜水果,以防止体内热量过度积聚,引发上火。
中药进补
在冬季进补中,常见的中药材包括阿胶、西洋参、党参、人参、枸杞子、当归等。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月经过多等症状。西洋参补气养阴,适合身体虚弱者及老年人。党参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弱者效果显著。人参补气固脱、健脾益肺,主治大病、久病、失血等导致的元气欲脱。枸杞子补肝肾、明目、安神。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被誉为“血中圣药”,适用于血虚、血瘀患者。此外,鹿茸、杜仲、山药、白术、茯苓等也是冬季进补的常用中药材。
然而,在进补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在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宜的中药材,避免盲目滥用,以防不良反应发生。
当然,冬季进补还需注意起居调摄:
○早睡晚起,顺应自然规律,早睡以养阳,晚起以固阴。
○保暖防寒,特别是头部、腰部和脚部。穿着保暖,避免寒冷侵袭。
○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适当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大汗淋漓。
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徐州七院)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成立于2012年,2014年被评为徐州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承担本地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肝病及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及科研任务等。目前有医护人员18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6人,硕士学位3人,省级以上学会任职8人次。
科室细分3个亚专科。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要是不明原因的各类肝病中医辨证治疗;各类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原发性肝癌、脂肪性肝病、各种急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多年来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传统中医中药知识研制了治疗各类急、慢性肝病的院内中药协议方剂“降酶汤”及“消黄汤”;科室目前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脂肪肝、抗肿瘤为主要研究方向。
中西医感染病科:采取中西医结合诊疗各类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肺系疾病、HIV感染不同阶段的中医药干预、以及各类传染病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与结核科联合研制中医药治疗抗痨药物不良反应协议方“益气健脾结核方”及“瘰疬方”,广泛应用临床;积极参与突发及新发传染病如甲流、SARS、艾滋病、新冠肺炎等的救治,常态下协助临床科室患者的中医药会诊及治疗。
中医内科:主要诊疗内科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及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调理。咨询电话:0516-68900882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