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一院专家提醒:面部出现发作性刺痛时,警惕三叉神经痛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发作时痛到不敢吃饭不敢说话,面部像是被电击、刀割一样,这是什么痛?它是更“偏爱”老年人的三叉神经痛。近日,赵大爷就被钻心的剧痛折磨到痛不欲生。

  面部剧烈疼痛   说话、吃饭犹如刀割

  63岁的赵大爷右侧额头和脸部时常会突发一阵阵钻心的剧痛,已经将近十年了。不过,因为频率不高,而且吃颗去痛片、卡马西平基本都能压下去,赵大爷便一直没太放在心上。

  最近一段时间,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刷牙、吃饭、咽口水对赵大爷来说,都变得无比艰难,每动一下,都诱发如刀割一般的疼痛。止痛药物越吃越多,起作用的时间却越来越短。到后来,赵大爷稍微张开嘴,甚至大声一点说话,都会剧痛到忍不住流泪。

  在家人的陪伴下,赵大爷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徐锋主任接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最终确诊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属于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虽然短期内不会威胁患者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表现为一侧面部剧烈发作性疼痛,而且有明显的触发点,患者说话、吃饭、洗脸等基本动作都可以诱发疼痛,使病人痛不欲生。”徐主任说,这种剧痛毫无预兆,降温、冷空气也会引发这种剧痛,严重者昼夜发作,夜不成眠或睡后痛醒。甚至有人形容这种剧痛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严重的或使患者引发抑郁,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不发作时与正常人没啥区别。随着病情发展,发作会更频繁,疼痛也更剧烈,因此有“天下第一痛”的恶名。

  徐主任介绍,来找他看病的病人大都有一个长期看病的病史,有的人经过了拔牙、口服卡马西平、封闭、射频等多种方法治疗后,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缓解期后又复发了。

  与“眼皮跳”同属神经功能障碍疾病

  徐主任最担忧的是,不少患者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不充分,常常病急乱投医,患病很长时间后才来就诊。因此在接诊和治疗过程中,他总是竭尽全力普及疾病知识,让患者更多了解这种疾病的治疗进展和方法,让病人少走弯路,尽快恢复,解除痛苦。

  说到三叉神经痛,徐主任又不得不提到同属神经功能障碍疾病的另一种病,叫面肌抽搐。“面肌抽搐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一侧眼睑不自主跳动,后来逐渐变成半个脸部抽搐。不可控制,越是人多时,越紧张越容易诱发抽搐。这些病人往往也是走了很多弯路,吃药、封闭、针灸等等,但病情越来越重,个别病人甚至不间断抽搐,眼睛都睁不开,也无法吃饭。”

  徐主任说,经过医学家大量研究和实践后,基本上可以肯定造成这两种疾病发作的原因,都是由于颅内神经血管推移、相互挤压造成的神经功能亢进。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在从脑干发出时被血管压迫。而面肌抽搐则是面神经在出脑干时被压迫造成的。

  给压迫神经的异常血管“松解”

  找到了病因就给治疗带来了方向性的突破。“因为病因相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基本相同。目前我们主要采用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术后症状的高缓解率进一步证实了血管压迫理论的科学性。”徐主任表示,针对患者赵大爷的三叉神经痛,他们采取了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取得很好效果。

  “微血管减压术”是已知一种针对病因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也是治疗效果更佳、复发率更低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案。它主要是在显微镜技术下,通过患者耳后、发际内一个4cm的皮肤切口,开小骨窗进入颅内,将压迫神经的异常血管“松解”开,并通过垫片进行隔离。产生刺激神经的根源消失了,面部神经的感觉和功能恢复便正常了。患者吃饭、刷牙等日常生活就不会再受到影响。

  徐主任说,这种手术方式已成为有效的针对病因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抽搐的方法。例如市一院神经外科就从2006年开始开展这种术式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抽搐,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进一步发展该院神经外科,提升服务能力,市一院还引进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于炎冰教授工作团队,建立于炎冰教授工作站。于炎冰教授是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邀请他定期到医院讲学、查房、会诊及手术。

  面部发作性刺痛应当警惕

  专家提醒,三叉神经痛和面肌抽搐这两种疾病基本上可以通过症状进行诊断。但也需要进行头部的核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的肿瘤性病变。另外需要在术前了解颅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可为颅神经综合征选择血管减压手术提供进一步影像学证据,尤其是3D-TOF成像技术及3D影像重建技术,使手术医师在术前就能充分了解颅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压迫部位与压迫程度,有助于手术方案的详细规划和了解手术的难易程度。

  另外,三叉神经痛早期的表现可能只是面部突然刺痛,尤其是常见的下颌部疼痛会误诊为牙痛,很多时候会被病人忽视,所以当面部出现突然的闪刺痛要警惕是三叉神经痛。

  文/杨洁 通讯员 张梦晗   转自彭城晚报 2020.3.27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