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普外科成功救治胆瘘重症感染濒临死亡的患者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12月5日上午,徐医附院普外科赵文星主任像往常一样带领教学查房,并注意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当他来到一位特殊的患者床前时,患者和家属一边饱噙着泪水连连道谢,一边回忆起这一年坎坷的就医经历……

  小手术酿大风险,辗转求医险丧命

  去年12月份,王阿姨(化名)因“胆囊多发结石伴胆囊炎”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到了40°C,并出现皮肤、巩膜持续黄染。

  王阿姨家人看到情况不好,转诊到上级医院救治。经过诊断发现为“胆道术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瘘”,于今年3月份行ERCP术,又于4月份行PTCD术引流左胆管。经过一系列的治疗,王阿姨的高热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反复出现的高烧、重症黄疸折磨着这个60多岁的老人。

  6月份,家人看到病情一直无法得到缓解,将王阿姨送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行原支架拔除术+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植入术(ERBD)+胆道柱状球囊扩张术,术中在胆管内放置了4根支架以期望解决胆管梗阻问题。本以为可以康复的王阿姨,在经历这一系列的手术后,病情依旧没有得到丝毫缓解。

  又经过4个月的治疗,病情越来越重,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儿女们心痛不已。家人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于今年10月份慕名来到徐医附院普外科。

  坚持不懈的守候,创造生命奇迹

  初来徐医附院的王阿姨,心率高达130-140次/分,黄疸达到400多,整个腹部肿胀得像个皮球一样,四肢严重水肿,无法站立。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这例病情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患者,普外科赵文星主任立刻带领团队对王阿姨开展查体、病情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赵文星主任认为病人面临严重威胁生命的问题:1.严重的感染;2.严重的营养不良;3.严重的黄疸。而问题的根源在于胆瘘和严重的胆道感染。病人目前处在一个胆瘘-感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更严重感染-更无法进食的恶性循环中。由于病人极度虚弱,无法耐受大的手术打击,因此需要尽快解决腹腔感染和营养问题,待病人状态好转后才能去解决胆瘘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赵文星主任当天下午首先给王阿姨放置空肠营养管,从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补给治疗,通过这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恶性循环中营养不良这个重要环节。

  针对感染问题,立即行腹部CT检查明确腹腔感染情况。王阿姨入院第二天,赵主任根据CT情况,组织团队医生在超声医学科鹿皎主任协作下,对腹腔内感染病灶进行了穿刺引流,当天引流出1000ML的脓性腹水。引流之后王阿姨的血象从三万多开始明显下降,解决了恶性循环中另外一个重要环节。

  针对黄疸问题,赵主任考虑在东方肝胆医院放置了4根支架,说明胆管是没有离断的,故给予利胆治疗;但经过几天治疗后发现黄疸始终不见好转。赵主任仔细观察病人的原左肝管引流管,发现引流液中有不少胆泥,因此推断病人因重症感染导致分泌的胆汁含有胆泥,而胆泥很可能已经把支架管堵塞了。因此,赵主任果断决定拔除上海东方医院放置的4根支架管。

  拔管工作由擅长于ERCP胆管支架治疗的消化内科肖烨主任亲自操作,虽然风险很大,但拔管非常顺利,拔管的同时还对胆管进行了造影,进一步确认了胆管的病情。拔管后发现事实与赵主任的推断完全一致,4根支架管均已完全堵塞。拔除了支架管继续消炎利胆治疗三天,王阿姨的黄疸终于逐渐下降。

  拔除导致堵塞的支架管后,带有胆泥的感染胆汁逐渐排出,王阿姨的肝功能也随着黄疸的下降在逐步好转,食欲逐渐增加,营养状态逐渐好转,腹水和四肢水肿完全消退,抵抗力逐渐恢复,感染症状进一步好转,终于由越来越重的恶性循环转回到逐步好转的良性循环中。

  经过悉心的治疗护理、精心的心理疏导和贴心的人文关怀,王阿姨从坐位到站立、再到下地活动,循序渐进,身体状态慢慢恢复。被病痛折磨了一年多的王阿姨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后续的治疗还在继续中,相信王阿姨一定可以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这例重度感染、高风险病例的救治,不仅是赵文星主任团队做“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的新时代医务人员的实践,更是4500余徐医附院人践行“两个全心全意”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缩影。徐医附院将继续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守护人民健康,为健康江苏、健康中国做贡献。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