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希望能抵抗衰老,充满活力。而骨质疏松如今却成为我国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之运动量日益减少,骨质疏松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正在一步步向年轻人逼近。
专家表示,现代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导致骨量减少出现早龄化的情况,为预防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应做到未病先防。
10月20日界骨质疏松日,作为拥有骨质疏松专科的三甲医院,徐医附院骨质疏松科专家在徐医附院东院开展了大型免费义诊活动,现场吸引了市民前来就诊。
世界骨质疏松日举办义诊活动
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 女性占比大
据了解,骨质疏松是中老人最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和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辛力主任介绍:“今年我国卫健委首次发布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调查还发现,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2.9%,其中男性为34.4%,女性为31.4%。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46.4%,其中男性为46.9%,女性为45.9%,城市地区为45.4%,农村地区为46.9%。”
其中,增龄和不平衡膳食、静坐生活方式、日照过少、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主要原因。社会大众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率较低是导致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的重要因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低骨量状态和骨质疏松症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公众对骨质疏松症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不足,居民的骨密度检测率较低,大部分居民在骨量下降初期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控措施,而在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患病,延误了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有利时机。
诊疗患者
“瘦小老太太”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两年前,徐医附院在全市率先开设骨质疏松专科门诊,那时老百姓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普遍不足。现在认知已经有所提升,但骨密度检测率亟待提高。”徐医附院骨质疏松科辛力主任在骨科工作多年,留美学习期间研究的方向是骨质疏松疾病,学成后他将欧美国家对骨质疏松疾病防治方面的前瞻理念带回到国内。
辛主任说,以前,人们总以为年龄大了,全身乏力,走路不稳,习惯性抽筋、皮肤褶皱,全身加速衰老等多种表现是人的自然老化,对身体没什么危害,但实际上,这往往是骨质疏松造成的。而且,它不仅会导致上述表现,严重时还会导致无明显外力就反复自发骨折,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危及生命。
家住西苑的张奶奶已经83岁高龄,数月前出现上腹部肋骨莫名疼痛,通过CT检查发现是肋骨骨折造成的疼痛。张奶奶既没有摔倒过也没有做剧烈的运动,怎么会肋骨骨折呢?
辛主任表示,“在门诊接诊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不明原因的骨折。这位患者肋骨骨折的原因,初步诊断是由于自身呼吸时胸廓正常扩张收缩造成的骨裂。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较大,弹性极差,严重到一定程度,即使是正常呼吸,都会发生骨折。甚至还有老人坐马桶,用手撑了一下马桶边沿,手腕就骨折了。”
辛主任说,:“ 50 岁之后二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将因为骨质疏松而发生至少一次骨折。且如不正规治疗,很多人留下终身后遗症,更有1/5人一年内会因此过世。”但骨质疏松早期却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不明显的酸痛,往往被大家所忽视。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症。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
据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增龄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骨量积累水平越高,中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就越晚,症状与程度也越轻。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年龄增大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主要原因。不平衡膳食、静坐生活方式、日照过少、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因素不仅影响基础的骨量积累水平,也导致中老年后的骨量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
前来参加义诊的市民
生活陋习让年轻人骨骼亮红灯
“以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骨质疏松患者65岁以上女性占三分之二,如今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经呈现了年轻化,40到50岁的患者明显增加,甚至还有20多岁的年轻人。”辛主任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之运动量日益减少,骨质疏松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正在一步步向年轻人逼近。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辛主任曾经接诊了一名年龄20多岁的女性患者,结婚多年一直不孕,为此做了很多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后来一次体检中发现骨密度为负3,这意味着她已经达到了重度骨质疏松。经过了解后得知,患者十几年来只喝碳酸饮料,不喝白开水,甚至很少晒太阳。
“年纪轻轻就得了如此严重的骨质疏松,与常年喝饮料有密切关系。碳酸饮料中是含有磷酸盐的,十分影响钙元素的吸收。再加上不晒太阳,没有VD的合成,加剧了骨质的疏松。”辛主任说,现代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导致骨量减少越来越低龄化。
专家表示,骨骼是人体各项机能的支撑支架,年轻人对骨骼健康的重视却不够,很多行为习惯甚至会无意识地伤害骨骼。过度减肥、营养补充不足、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平时缺少运动、吸烟、过度饮酒,这些年轻人易染的陋习均可以导致骨量流失,让年轻人的骨骼状况亮起“红灯”。
40岁以后应常规筛查骨密度
“目前根据国家最新的骨质疏松防治规范要求,40岁以后应该常规筛查骨密度。”辛主任说,这样可以及早发现骨量储备的情况,及时干预骨质疏松。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专家建议,对年轻人来说,足量的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骨量储备,并能有效避免年老后骨量丢失速度过快。而对于老年人,即使运动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也可以减缓受力部位骨量的流失。因此,减缓骨质损失要从年轻做起,比如年轻人可以适量做一些强度要求高的运动:骑车、跳绳、跑步;而老年人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太极拳、慢跑、游泳、散步等,但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这些运动都需要保持适当的强度和频度。
骨骼需要大量的钙,平时应多吃点蛋类、奶类、坚果、豆制品等含钙量高的食物。钾也是骨骼生长代谢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可从香蕉、橙子、李子等水果中补充。骨骼所需的维D,大多数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其余一小部分则可以通过食物摄取,主要存在于深海鱼、动物肝脏和瘦肉中。所以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秋冬季节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日照。补钙同样也要讲究科学,不要盲目补钙。另外,喝骨头汤补钙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参加学术会议
建议:预防骨质疏松应及早抓起
辛主任表示:“其实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开始,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丢失。人一般在30岁左右达到最佳骨峰值,之前是储备期,之后均属支出。骨峰值的高低,80%左右决定于遗传因素,其余决定于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富含钙的饮食和规律的锻炼有利于建立骨峰值,因此从儿童开始就应注意进食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注重获得足够的光照,同时进行规律的负重运动。如果达到满意的骨峰值,那么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就会减少。达到最佳骨峰值后也应在饮食、运动等方面建立起良好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解惑:患骨质疏松后要静养?
有人担心骨骼磨损,躺着别动弹就行。专家表示,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负荷刺激,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