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小虎4岁多了,自幼跟爷爷奶奶长大,他爸爸妈妈发现,从他学会走路,没有一刻是安静的,不是站到桌子上,就是爬到衣柜里。带他外出,家长更是操不完的心,爬上爬下、跳来跳去。有一次,他偏要翻越公园里的一个栏杆,不小心摔了下去,头被摔了一个大口子,还缝了几针。从此之后,爸爸妈妈每次带他出门都会提心吊胆的,生怕孩子再因淘气而受伤。爸爸妈妈甚担心小虎可能有多动症,为此苦恼不已。
专家解读:好动误认为是多动症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二科左晓伟主任介绍,在门诊经常见到两类家长:
一、常常有一些像特别好动的孩子,父母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动症。多动症的孩子可能出现像忘带作业、不听指挥、话过多等表现,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在一定的年龄或情境下都会有类似表现,这是因为孩子好奇心强,易冲动,自控力差,社会经验少。孩子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表现,并不代表就患了多动症。如果把正常孩子的好动误认为是多动症,随便给孩子贴标签,那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则十分不利。
有些儿童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多动症状,但是家长认为孩子玩电子游戏、看动画片时,可以集中注意力相当长的时间,所以认为孩子没有多动的问题,实际上这是由于电子游戏、动画片对注意力的要求很短,往往2到3分钟,同时非常具有刺激性,并不能以此判断没有多动症。
病症解析:多动症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儿童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疾病。其症状多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但儿童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多动症的具体可有以下表现:经常出现手脚多动或在座位上扭转不停,难以完成某件事;做作业或游戏时,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经常干扰其他孩子;平时讲话过多,他人讲话时,经常插话或被他打断,别人和他讲话时,经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对提问经常出现反应迟钝;难以排除对立情绪,理解困难,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在学校或家中经常丢失必需品,如丢失玩具、笔、书和作业本等;经常出现冒险性行为而不顾后果,如盲目在大街上奔跑等等。
多动症致病因素有哪些?目前医学界有以下研究:
1、遗传
2、神经递质
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多动症患者的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但没有哪一种假说能完全解释其病因和发生机制。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
结构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均发现多动症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
4、环境因素
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孩子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相关的儿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其他因素包括营养不良、与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食物、儿童缺铁、血铅水平升高、血锌水平降低。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常见误区:鉴别两大误区
误区一:顽皮的孩子:幼儿本身的特点是活动水平高,不能持久的停留在一个地点,有15%的学龄期,儿童精力旺盛,活动水平高,有些父母不知儿童的活动水平如何算正常,或自己好静,对儿童的不安静耐受力差,或对科普宣传资料上的条目,觉得条条都符合,因而带孩子就诊。这些孩子往往没有社会功能的受损,学习成绩和伙伴交往均正常,他们活动过度,往往是在环境允许的场合,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像多动症的儿童,行为缺乏计划性、组织性的特征。
误区二:儿童焦虑症:儿童焦虑时,常常出现多动症类似的症状,儿童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有些也和多动症类似,比如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问题等,因此需要在两种障碍的鉴别。焦虑症往往有明显的起病过程,有考试失利或遭遇挫折之后发生,通过和儿童交谈,发现儿童有焦虑、烦躁、不快乐的主观体验。
医生支招:孩子真的是多动症怎么办?
如果确诊为多动症,首先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家长能做的还有:
1. 千万不要打骂、指责孩子
得了多动症并不是孩子的责任,不要当着孩子露出绝望、抱怨的情绪。大约60% 的多动症患儿有品行障碍,偷拿别人的东西等。家长一方面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另一方面不要反应过激,尤其不要羞辱孩子。
2. 有耐心,多陪伴,想办法引导孩子保持兴奋度。
3. 配合医生的治疗
家长要配合医生,有些孩子需要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对孩子的行为训练和社会性的训练。如果长期合理治疗,成年后的预后一般是好的。如果不治疗,多数患儿到少年期仍有冲动行为和学习问题,甚至 30% 的患儿至成年后仍有症状。
4. 重视心理治疗
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治疗都是非常必要的。多动症的诱发原因中有社会心理因素,家长面对患儿也容易失望、急躁。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家长调整养育方式,促进与孩子的良性互动,及时处理情绪、行为等冲突。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