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生理联盟苏北联盟正式成立 徐州心脏介入治疗进入“绿色”时代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心律失常可以通过介入手术得到根治,介入手术已经成为心脏疾病的最有效根治手段之一,但长期以来介入手术都必须要在射线指引下才能开展。射线对于身体的危害众所周知,应用传统的介入治疗技术就意味着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要承受射线的伤害。

  做心脏介入手术就必须要吃射线吗?事实上,徐医附院心脏介入领域早已进入了“绿色电生理”时代。从2013年起,徐医附院的心脏介入手术就已经实现了患者和手术医生双双”不吃射线或少吃射线”的理想愿景。

  12月9日,中国电生理联盟苏北联盟在我市正式揭牌成立。作为苏北联盟主席单位的徐医附院,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苏北地区绿色电生理发展,为患者与医护人员提供绿色安全的诊疗服务。

  心律失常患者手术治疗实现“零射线或少射线”

  65岁的张奶奶患有阵发性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以通过射频消融介入手术得到根治。但是因惧怕“吃射线”,一直拒绝接受射频消融手术,多年来隐忍着房颤带给她的身体不适。就在她因惧怕“吃射线”拒绝治疗的这几年里,她不知道,徐医附院心内科开展的射频消融介入手术已由二维时代进入三维时代,通过引进的心脏内三维标测技术,实现了治疗全程“少射线甚至零射线”的技术创新。

  近日,张奶奶顺利接受了这种被称为“绿色电生理技术”创新医疗介入手术。徐医附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超群在手术室,根据屏幕上三维立体再现的心脏内“敌情图”,在导管指导下实施心脏介入术,一举摧毁病灶。整个手术时间不到2小时。

  “传统的射频消融介入手术是借助X射线扫描,观察消融导管在心脏中的大体位置,再进行标测和消融。”张主任表示,心脏为立体结构, 传统X线仅能提供心脏二维解剖信息,对于复杂心律失常解剖部位定位、标测和消融,存在明显缺陷;不准确定位又可导致无效消融或过度消融,增加手术风险;二维图像无法真实显现病变变组织和重要心脏结构真实距离,从而高估或低估手术风险,导致手术失败或损伤心脏重要结构。所谓差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张主任说,“心脏电活动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基础,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紊乱,而’绿色电生理’利用电活动指导手术,大幅度减少射线的应用,也不依赖超声,治疗全程少射线甚至零射线,医生根据屏幕上的三维图像,快速锚定靶点,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是近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内大力推崇的专业技术。”

  “看着立体心脏做手术” 实现绿色电生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喻荣辉教授是国际上最早实现全系列心律失常完全零射线射频消融手术的术者之一,是T3D绿色电生理技术的首创者,也是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的首任主席。

  在当天中国电生理联盟苏北联盟揭牌仪式上,喻教授指出,我国心律失常患者众多,尤其是心房颤动患者一千多万。心律失常的诊疗研究非常受重视。绿色电生理技术通过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和对解剖电生理的娴熟掌握开展射频消融手术,是心律失常领域的重要技术创新。

  “近年来,国内部分领先的电生理中心已逐渐开展绿色电生理技术,大部分心律失常可以实现无射线治疗,如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等。”喻教授指出,绿色电生理技术尤其值得在基层推广,在三维立体视图下,医生操作更精确、更直观。

  据了解,随着三维电解剖标测、磁导航、心腔内超声(ICE)等新设备应用和普及,医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心脏三维模型,更好地显示心腔和血管三维结构,心电生理由二维时代进入三维时代,有利于指导导管操作、定位。

  “心脏三维解剖影像还可以规避心脏重要结构,降低手术风险;更重要地是,可以将心电学与三维解剖信息结合,揭示心律失常机制和靶点,指导导管消融,提高消融疗效,缩短手术时间。” 徐医附院心内科主任王志荣教授表示,心脏内三维超声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已被广泛运用于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该技术能利用三维技术,逼真地将心脏内部的三维结构重建在屏幕上,心脏三维解剖系统应用,真正实现内科医生“看着心脏做手术”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以往X射线和造影剂所带来的伤害,即实现了绿色电生理。

  医生“无铅无挂” 患者“高枕无忧”

  采访中,王志荣主任告诉记者,过去做一台心脏介入手术,需要反复进行X光透视,来放置电生理导管以及确定消融靶点,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部位进行放电消融时可能需要持续X光透视,避免消融电极的位置移动,这个过程中不仅患者要吃射线,医生也要吃射线。

  “患者会受到辐射伤害,对于手术的医生来说,尽管穿上铅衣也会受到辐射,而且是长年累月的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很大。而 ‘绿色电生理’技术的成功运用,让患者和手术医生双双不再“吃射线”之苦,医生可以’无铅无挂’施展身手,患者也将’高枕无忧’地接受治疗,双方健康都将不再受到射线损害。”王主任表示。

  “ 绿色电生理技术能够实现’低害,安全,精准,高效’的治疗效果,这种新理念和新的方法代表着心律失常领域的技术创新。”王主任表示,“看着心脏做手术”也并非易如反掌。没有了射线“助攻”,就需要手术医生对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娴熟掌握,对心脏不同解剖部位的电生理特点熟知。同时,在标测早搏的过程中,还要熟悉三维图像,并能够精准判断消融导管的走向和贴靠,这样,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

  王主任提醒,尽管大部分心律失常可以实现无射线治疗,如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等。但对部分有心血管畸形或复杂心律失常的患者,还需结合传统的X线技术进行治疗。但在绿色电生理的技术支持下,射线的扫描时间大大缩短,基本以分秒计算,因此辐射非常低。

  据了解,徐医附院自引进三维设备后,一直践行绿色电生理理念,坚持使用全三维模式为病患手术,最大限度减少了x线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损害,并且显著增加手术成功率。徐医附院心内科从2013年开始开展全三维手术至今,全三维手术量从200余台增长至今年500余台,其中房颤手术量由2013年的30余台增长至今年100余台。

  除此之外,徐医附院心内科还是在苏北地区率先使用并推进新产品及新技术造福患者,例如vistag 量化消融技术、高精密度标测技术等等。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并更进一步减少射线量。

  另外,此次中国电生理联盟苏北联盟的成立,徐医附院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苏北地区绿色电生理发展,为患者与医护人员提供绿色安全的诊疗服务。

  推介:徐医附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

  徐医附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是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包括导管消融和器械植入)培训基地,目前有7名成员,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在读博士3人,其余为硕士学位。

  王志荣,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负责人及培训导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医附院大内科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诊断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首批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医学会 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心律失常的药物和介入治疗方面,包括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与随访以及心衰的再同步化治疗等方面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超群,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对心内科疑难病例诊断及危重病抢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射频消融手术、起搏器植入手术。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